【本報訊】到外地滑雪已成港人聖誕假日熱門節目之一。但研究顯示,每1,000人滑雪便有3人受傷;而風靡不少年輕人的滑雪板運動(Snowboarding),受傷風險更高,初學者中招比率高達25%。要防止受傷,專家提出九大錦囊,包括在出發滑雪前3至4星期,應開始做簡單運動鍛煉大腿及腰背肌肉,還要懂得跌倒技巧以防受傷。 記者:盧文烈
在雪地奔馳的快感令人血脈沸騰,但初學者若對滑雪技巧掌握不佳,便容易樂極生悲。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林國基醫生表示,據國際研究數據顯示,每1,000人滑雪便有3人受傷需要治療,其中十字韌帶拉傷是滑雪運動「頭號」受傷部位,每年便約有4萬人因滑雪而令十字韌帶受傷,香港平均每年有300宗個案。
林國基解釋,滑雪時由於大部份時間需屈膝,而且要兩邊擺動,若拉力過大,用以固定膝關節的前後十字韌帶便可能被拉傷,嚴重更會拉斷,以致膝頭出現腫脹、疼痛及雙腳不能伸直和走路;而其他膝關節如內側副韌帶及「菠蘿蓋」都是較易受傷部位。
雙手着地增骨折機率
傳統滑雪較易觸傷身體下肢,至於近年興起的滑雪板運動,對初學者來說,腕部受傷較常見,每季全球大約有95,000人因滑雪而令手腕骨折,主要原因是玩滑雪板時,雙腳都放在板上,跌下時雙手下意識向前伸,增加骨折受傷機率,曾有一名有兩年玩滑雪板經驗的女子,滑雪時棄帶護腕,引致手腕骨骨折,需用石膏固定傷患。而肩關節及脊椎都會因受碰撞及不正當用力受傷。
林國基說,玩滑雪板需要多做一些跳躍和轉身花式,因此受傷率較傳統滑雪高,每1,000人有4人受傷,約25%初學者首次接觸滑雪板便發生意外,故呼籲滑雪初哥要搵教練學基本功。「好多導遊會充當滑雪導師,但係佢哋根本唔係呢方面專家。」
要滑得安全,其實也有竅門。林國基說,除了要在出發滑雪前3至4星期鍛煉好腰背及大腿肌肉,例如跑步等以加強肌肉感應度,滑雪前應先做熱身運動,如輕鬆慢跑10至15分鐘,其後再做5分鐘伸展運動,當感覺快要摔倒時,應第一時間扔掉雪杖,用臀部向側面摔倒,以減低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