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於上周日舉行,筆者雖然並非資訊科技界的選民,但對這界別的選舉甚感關注,相信不少香港人亦然,原因是當投票前夕小小超突然發表「真民主」宣言,很多人都希望知道會有甚麼影響,結果小小超也順利當選。無疑,今次小小超是少有的一位香港富豪,願意公開和直率的表達支持民主,但這是否只是個口號式的說了便算,還是骨子裏由衷的支持,又或者只是為了「拒共」的拿來主義,則有待仔細觀察。
莫乃光連任資訊界票王
翻查紀錄,2000年資訊科技界界別選舉投票人數共有845人,投票率22%,當年的票王莫乃光拿到483票;到2006年,選民人數上升三成,投票人數激增至2306,投票率達到46%,票王仍然是Charles莫,共拿到1228票。Charles莫可以長期穩住資訊科技界半數票源,若他日有意投身政界,出選立法會,並且有足夠協調的話,相信成功機會不低。
資訊科技界內泛民主派支持的八名候選人,就算是名不經傳的,也告全數當選,顯示聯票的威力。若拿今年的名單與當年的比較,被踢出局的多位皆是資深的從業員,他們不少與中聯辦關係良好,過往每年都積極在背後推動資訊科技界慶祝國慶活動,不知是否正是這種「親中」背景,成為了今次選舉的死亡之吻。不過,其中一位「親中」的候選人,2000年只比票王少一票,但兼屬電盈旗下企業僱員,今屆也加入呼籲「真民主」的行列,結果當選,但票數比率則比2000年那次少了很多很多。多個界別的選舉結果也反映了類似情況,親建制的候選人多數落敗,「支持有競爭選舉」這個因素好像主宰了一切。
選民支持有競爭選舉
其實,那班「支持有競爭選舉」的選民,也可能同時反映了普遍對現時政府的不滿。過去數年,不少資訊科技界的從業員過着緊日子,就算保住了工作,收入也下跌;做老闆亦難做,生意是有的,但客戶要求愈來愈多,價錢也難大幅增加。這些因素也許會引致對政府產生不滿的情緒。不過,不滿歸不滿,選民支持「有競爭選舉」,是否也支持改變現時的政治局面?這個就很難說。畢竟,這只是個小圈子選舉,講真民主?別表錯情。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