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進麥當勞就發現這裏很溫暖,適合睡覺,同時還能揀點剩的吃,挺方便的。」北京部份麥當勞餐廳實行24小時營業,不僅方便了晚上用餐的顧客,同時也成為「流浪者之家」。一些分店晚上有10多名流浪者在餐廳內睡覺,有人更稱在店內已睡了兩個月,餓了就吃顧客剩下的食物。麥當勞職員表示,試過提醒這些流浪者離開,但不成功,目前仍沒有管理方法。
餓了吃顧客剩下食物
據悉,夜宿麥當勞的流浪者中,多是外來民工,他們在北京沒有找到工作,沒錢住旅店,晚上就到通宵營業的麥當勞睡覺。另有一些年輕女郎不想回家,也到麥當勞過夜。他們多在晚上11時後進店,翌日上午九時前離開。
現場所見,前晚11時後,陸續到雙榆樹的麥當勞餐廳睡覺的多達15人。他們到店內不買食物,各自找到座位就閉目睡覺。有的趴在桌子上睡,有的靠着牆睡,有的更橫躺在長座位上睡覺。
比住救助站舒服自由
有人深夜醒來時,就找顧客吃剩的薯條或喝剩的可樂充飢,吃飽了再睡。到上午八時多,在店內睡覺的人開始「起床」,有人在洗手間梳洗一番才離開。其中兩名中年男子稱,他們由外地到北京打工,但兩個多月仍未找到合適工作,每晚都在店內睡覺。
至於為何不去救助站,這些流浪者表示,雖然救助站有吃的睡的,但沒麥當勞舒服、自由。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