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經過今年5月份的大幅調整之後,現時不但已重納升軌,而且個別股市指數更先後創下歷來新高。但與此同時,環球投資者的風險取向於過去數個月亦有增無減,我們的投資情緒指數顯示,新興市場的情緒已重回今年4月初的「亢奮」水平。資金不斷流入並推動股市向上,惟某些新興市場的估值現時已不再便宜,展望未來數個月,整體新興市場的波幅料將擴大。
根據過去6年的經驗,我們發現新興市場曾出現6次較大規模的向下調整(見附圖),當中我們值得留意的是:(1)即使在牛市之中,一旦投資情緒變得亢奮,新興市場往往亦會出現大幅調整;(2)過往的調整,平均跌度為17%至18%,而且平均每隔12個月便出現1次;(3)由2006年6月至今,新興市場再沒有出現明顯的調整。雖然我們曾預測,07年環球股市,會在美國經濟出現軟着陸及息口見頂等良好基本因素支持下而繼續造好(詳見12月3日本欄)。但綜合以上3點,我們預料持續的亢奮情緒,會為來年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構成一大不穩定因素,亦為投資市場的一大潛在風險所在。
以今年5月份的調整為例,當時新興市場及商品市場,亦曾出現類似的亢奮情緒,適逢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上任不久,市場擔心聯儲局可能會主張透過持續加息來進一步遏抑通脹,導致政策出現失誤的不確定性增加,打擊當時環球投資者對風險的取向,同時亦令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於短短一個月內出現25%的下調,相對當地美國標普500指數的8%調整幅度,前者受到情緒逆轉的影響不容忽視。
引發新興市場出現調整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美國經濟放緩幅度較預期為高,引發投資者對環球企業增長的疑慮,降低對承受風險的意欲。
長線仍然樂觀
(2)個別新興市場推出較緊縮的經濟政策,以印度為例,政府於12月11日出乎意料地把銀行儲備金比率調升50基點至5.50%,增加了市場對印度央行於未來月份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印度孟買30指數於隨後兩個交易日內蒸發了超過800點。除了印度股市之外,中國市場亦存在政策上的風險,雖然人民銀行於今年4月及8月份已連續兩次加息,但中國第3季經濟增長仍高達10.4%,10月份市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亦高達26.8%,整體經濟持續過熱,未來中央若增大調控力度或會成為市場調整的藉口。
(3)日圓兌歐洲及其他主要貨幣持續創新低,反映透過借日圓來買高息及高風險資產的投機風氣仍然旺盛,預料明年日本央行有可能會加快加息步伐,這將導致日圓轉強及套息活動逆轉的機會增加,若這情況出現,新興市場將要承受龐大的下調壓力。
我們對短期市況較為審慎,但就2007年全年而言,我們對整體環球股市仍抱樂觀態度。美國經濟軟着陸、企業現金流充裕,加上環球借貸成本低企,造就更多收購合併活動,從而推動整體股市表現。但就短期而言,預料未來數月,股市受情緒因素左右,將變得較為波動,其間投資組合不宜過度持有單一高風險資產類別。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