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開始寫這個欄,有篇題為《啤酒、粗口、睇波》的稿。竟然有讀者透過筆者在副刊專欄電郵地址,討論睇波講粗口,大表贊同。
老老實實,十多歲之年紀非足球fans,因由有幾:一、體育堂或下課後啲書友仔打得屎。二、細細個家教極嚴,粗口免問。
遲至在加拿大上高中,美式足球狂熱在當地,尤其學校,不分男女老少參觀球賽猶如嘉年華;最過癮齊齊FF聲,兼賽後飲個飽。
或者用英文講粗口脫離整個家教,說來自然豪邁,上球場得到解放,睇波的快感由粗口開始。
粗獷豪邁共融
到英國上課後,自己滿嘴北美爛口,初時備受抨擊,斯斯文文的英國人射來MindYourLanguage目光,哈!落球場或上Pub睇波,英國紳士淑女們脫去假惺惺外殼,啲粗口仲勁過我,即時有CommonLanguage,一手啤酒滿嘴粗口,與失球入球齊飛,為生活平添不少情趣。雖然今天足球貴為世上無數人共通語言,如果沒有作狀扮高貴,繼續粗獷豪邁共融。
鄧達智
以出色品味穿梭時裝界,對足球熱愛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