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鐵及政府拍賣的土地,不論大細都幾乎由大發展商囊括,中小型發展商土儲告急,因此市區重建局昨日截收意向書的灣仔皇后大道東235至245號「蚊型」項目,自然成為中小型發展商補充土儲的目標,市建局表示,共收到19份意向書,短期內會邀請合資格財團入標。
【本報訊】市場消息稱,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灣仔嘉薈軒的嘉華國際(173)、及灣仔尚翹峯的華人置業(127)一早已經「報名」,而灣仔地膽合和實業(054)、南豐、俊和(711)及泛海國際(129)等均有入意向書。
記者昨日下午到場觀察,只見有3名人士入意向書,其中兩名自稱代表有利建築及怡華建築,另一名則不願透露身份,場面頗為冷清,相信大部份發展商已於較早時間遞交意向書。另外,由於項目「蚊型」,相信大發展商如新地(016)、恒基地產(012)及長實(001)等參與機會不大。
裕泰興贊成恢復賣地
對於「蚊型」項目亦接獲多家發展商有意競投,中小型發展商之一的裕泰興董事總經理羅守耀,雖然未肯透露有否遞交意向書,但他認為情況反映本港地皮供應不足,令大財團亦不放過細地皮。他批評現時土地供應不平衡,部份發展商惟有將資金轉投海外地產市場。政府某程度上的管制,令土地供應處於低水平,贊成恢復定期賣地,以紓緩發展商土地儲備緊張。
落成呎價逾5500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價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市建局及兩鐵項目招意向一向反應熱烈,因發展商都「唔想執輸」,先取得入場券後再決定是否入標。他指出,項目規模極小,相信只吸引中小型發展商,加上他們今年幾乎沒有補充到土地儲備的機會,即使積極勾地,亦難以在拍賣場上與大發展商匹敵,惟有轉投這類小型項目。他認為,若未來勾地機制不變,中小型發展商都只可以競投這些小型項目,或向聯合標售重建項目埋手。
皇后大道東235至245號去年已完成清拆工程,可建總樓面3.52萬方呎,屬單幢樓,提供約50個住宅單位。市場估計項目總投資額約1.5億元,落成後平均呎價逾5500元。
項目資料
地盤面積:4070方呎
地積比率:8.65倍
可建樓面:住宅2.99萬方呎(50伙) 商業5307方呎
預計落成日期: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