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周初表示,將於明年元旦開始發布中國基準利率,即人民幣的同業拆息(SHIBOR),以便進一步增加人行利率形成機制的彈性,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而香港的財資公會亦於周四公布,下星期一將推出人民幣掉期定價,當中更有本港市場美元同業拆息(USDHIBOR)。
「同業拆息」早已成為大家熟悉的一個名詞,從廣義來說,這個名詞並不難理解──它代表了銀行同業之間的拆借資金成本,由於拆借資金存在不同的期限,故可分為隔夜、1周、兩周、1個月、兩個月、3個月和1年等多種檔期。另一方面,由於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流通貨幣,所以它亦可分為美元同業拆息、港元同業拆息……等無數類別。由於同業之間的拆息是每刻都在變化的,所以同業拆息不只每日在變,而且應該是每分每秒都不同。
為了增加同業拆息定價的透明度,業界制訂了一套完善的計價方法──針對某一市場、某一時間、某些銀行、甚麼息率、計算公式等得出「同業拆息」,英文稱之為「InterbankOfferRate」。市場同業拆息最為普及的地區有倫敦、新加坡和香港等,銀行大多採用當地較活躍的十多二十家不同背景銀行提供的價格,然後撇除高低價,以簡單平均取得最終數字。
不要誤以為一個地方只有本身貨幣的同業拆息,以英國倫敦為例,它擁有多達9種貨幣,包括英鎊、美元、日圓、瑞郎、加元、澳元、歐元、紐元、瑞典和丹麥克郎,自1986年1月起便由英國銀行家協會(BBA)負責有關安排。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倫敦的LIBOR只有英鎊或美元的同業拆息。
港下周起加入美元
至於新加坡方面,也不要誤會它們只有坡幣一種,其SIBOR也同時公布當地的美元同業拆息,由新加坡銀行家公會(ABS)自1988年1月起作出安排。
香港過往的HIBOR同業拆息只有港元,但由下周起,財資市場公會(TMA)便會加入本地的美元同業拆息,香港本地企業進行融資活動,或個人客戶借取美元的同業拆息作為物業按揭時,將可考慮更為貼市的參考利率基準。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