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靠互聯網動員

示威者靠互聯網動員

【本報訊】連日來的保衞舊天星碼頭集會不斷湧現新面孔,前晚起更多了一批受舊區重建影響的老街坊、文化人、大學生參與。他們對保衞舊建築物、挑戰現行城規諮詢制度的「手法」,將令政府未來清拆皇后碼頭、重建灣仔利東街時帶來嚴峻考驗。有政界人士指,最近出現不少透過互聯網動員的遊行,參加者都缺乏社運經驗,情緒較易激動,警方宜調整對待示威者的策略。

拆皇后碼頭再抗爭

除了《大嶼報》創辦人何來、獨立媒體的陳景輝、朱凱廸等人外,據現場所見,捍衞基層住屋權益聯盟成員張文慧、街坊工友服務處職員,及部份灣仔利東街、居於葵青、牛頭角等舊區老居民都有參與天星抗爭。此外,有個別大學的文化學者、浸大地理系的學生參與集會。陳景輝昨表示,在月底清拆皇后碼頭時必會再有行動,吸收了今次的經驗,日後灣仔利東街只要「一開始封圍板」,他們就會馬上作出回應。
經歷警方清場的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勞永樂表示,昨日的參加者多是沒社運經驗的市民,「佢哋領導鬆散,較易激動,例如俾警察抬走會激烈掙扎,咁會容易受傷」。他指最近不少遊行如爭取孕婦權益、保護動物等,都是透過互聯網發起,警方宜按照民間運動的新形勢,調整對待示威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