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來貨僅7噸 測試市民信心<br>淡水魚復供港價升20%

內地來貨僅7噸 測試市民信心
淡水魚復供港價升20%

【本報訊】內地淡水魚昨日恢復供港,經海路和陸路合共有7噸,較暫停輸港前每日平均量少約60%。來貨以鯇魚和大魚為主,批發價每斤上升10%至20%,連帶零售價也上升,有街市由以往「一份份」定價形式出售淡水魚,改為逐両計。 記者:倪清江、黃傑偉

在暫停供港近三星期後,首批來自中山的內地淡水魚昨晨由船運抵西區副食品巿場。食環署人員上船抽驗,漁護署到場監察。由於來貨少,部份買手未能成功入貨。

定價魚改為逐両計

新界養魚協進會會長黎來就表示,昨日從海路來港的淡水魚有4噸,比之前每日12噸少三分二,批發價較前上升10%至20%,每斤約貴1元,市面售價也相應提高。如鯇魚昨日每斤批發價為13至14元,每斤零售價介乎20至24元。
黎來就預計,未來兩、三日供應將恢復正常,售價將會回落。內地淡水魚入口商郭誌有表示,另有3噸鯇魚和大魚在中午時分來港,較往日的5噸少,在食環署抽驗後存放在本港魚場,昨晚分發到超級市場,今早應市。
在荃灣楊屋道街市,有魚販改變以往賣魚形式,由「一份份」定價改為按重量計算,原因是批發價上升;一名市民稱鯇魚昨標價每両一元,一份魚比以往貴20%,所以不買。寧記麻辣火鍋尖沙嘴店經理張晃表示,昨日供應商仍未能提供鯇魚;雖然鯇魚短期內會較貴,但不會加價。
香港塘魚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湛嘉傑表示,由於未知港人對內地淡水魚是否完全恢復信心,進口批發商昨日僅入口4噸內地大魚及鯇魚,為過往貨量的四成,以測試市民反應,待市民完全恢復食用內地淡水魚信心後,會重新入口鯪魚及鯉魚等家魚及其他雜魚。他希望,港府與內地當局加強溝通,確保內地淡水魚穩定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