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無地域 - 左丁山

科技發展無地域 - 左丁山

科技投資專家L成立科技基金,頭五年成績卓著,全美國第一,於是散戶踴躍買入,點知到咗二○○○、二○○一年,科技股散晒,專家L嘅基金因為不是對沖基金,只揸長不沽空,損失慘重,唯有緊縮皮費,死捱,卒之到咗二○○二年尾,科技股復甦,至今自低位上升100%,專家L唔死得,於是掂番晒。故事教訓係,做事,投資,一定要有stayingpower(韌力),好景時唔好使錢太多,要留番啲子彈當作寒冬儲糧。
左丁山問佢:「矽谷人點解咁多創意?東岸例如波士頓一帶有哈佛,MIT等名校,點解唔可以成為科技中心?」專家L諗咗一諗,竟然話:「西岸,特別係加州人喜歡轉工,東部人比較願意長期在一間公司打工。轉工轉得多,轉得快,就能夠適應不同環境,接觸不同人物,腦震盪得T特別快,故此時時諗到新意念。東部人喺一間公司打工十年八年,返工變成公式化,日日見到同一環境事物與舊同事,邊會諗到咁多新嘢吖!」
唔怪得之一位老友講過一個故事,某華人專家博士喺矽谷某著名電腦公司工作十年,對薪水、環境十分滿意,但某年某月上司換咗人,作風令華人專家好難頂,諗住自己經驗豐富,學有專精,何不出外闖天下,於是辭職。點知好耐都搵唔到工,原來啲新公司認為:你如果真係咁叻,應該老早出來開公司或轉工啦,做十年先至走,梗係瘀血嚟嘅,故此冇人請佢。
專家L話好多矽谷新意念都係工程專家夜晚放工,喺一○一公路塞車之時諗出嚟嘅,一諗到就第二朝立即辭職,自立公司搵VC(創投基金),唔會益老闆,到做到有成績嘞,就以高價錢將間公司賣畀大公司,故此矽谷之併購活動無日無之。專家L專注分析科技新趨勢,以前淨係由聖荷西揸車去PaloAlto,沿途可以見晒啲公司,但現在就要飛去深圳、北京、Banglore,睇埋產品設計與製造,辛苦好多,佢話有一隻最新產品將電腦電視連接上網(可以喺香港上網睇番聖荷西電視台節目),間公司只有十幾人喺矽谷,但有五十人在印度,科技發展已經全球化,再無地域限制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