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外交 - 陶傑

喪禮外交 - 陶傑

名人逝世,家屬低調辦喪禮,首先是不組織所謂「治喪委員會」。
「治喪委員會」是一個很討厭的名詞,刻意提供一個搞小家政治的時機。誰進得了治喪會,誰的排名先後,成為中國人無聊嚼舌的八卦話題。藉治喪搞政治,中國人自以為很精,其實檔次很低,像治喪委員會這種組織,壞在太重風頭,明顯過甚。
以葬禮為政治,不是不可以,看看人家外國怎樣玩。邱吉爾一九六五年逝世,舉行國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救世領袖,當年與美國一起並肩作戰,英美關係親密,連法國總統戴高樂也親來弔唁,但當時的美國總統詹森,就是沒有來,只派副總統堪富利來應酬。
為什麼詹森不來?表面理由,是總統公務繁忙,越戰不可開交,實際上,是詹森要報復一下邱吉爾。
報復什麼?原來一九四四年,羅斯福心臟病突發逝世,大戰打得正酣,邱吉爾是羅斯福的盟侶和老朋友,曾經多次越洋訪美,說服羅斯福派兵支持英國和歐洲盟國對抗希特拉。但羅斯福的喪禮,邱吉爾拒不參加,只派了外相艾登出席。
為什麼邱吉爾耍性子?因為英美表面雖然合作,但羅斯福私底下多次強硬警告邱吉爾。美國的參戰,目的是打敗希特拉,不是為了幫英國扶持帝國和殖民地。羅斯福不贊同英國的殖民擴張史,認為希特拉發動戰爭,正是因為英法兩國多年來在亞洲和非洲掠奪太甚,佔據了許多殖民地,德國眼紅了,才會發動戰爭。羅斯福亁脆說:歐戰爆發,英國的殖民帝國有一點責任。
邱吉爾覺得羅斯福這番話「唔啱聽」,他要捍囗帝國利益,抗納粹、打希特拉的口號後面,還有維持日不落國版圖的盤算。但羅斯福說,出兵是有條件的,戰後英國必須放棄殖民地,讓小國獨立,杜絕戰爭的種子。
羅斯福猝逝,邱吉爾賭氣,羅斯福的葬禮,他不肯來。因此,二十年之後,輪到邱吉爾死了,詹森也不來邱吉爾的葬禮,羅斯福和詹森,同屬民主黨。
這才是高層次的喪禮政治,雖然有點孩子氣,雖然,誰來誰不來其實不要緊,喪禮的盛況和冷清,比不上歷史名聲的榮辱,對於不順眼的人,躺在棺材裏的人會說:你來了,玷污我的大典,你不來,我走得更清靜而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