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上月羅湖管制站發生有內地孕婦產子後,落馬洲管制站也於本周日發生同類事件,據悉,該名內地孕婦在抵達落馬洲管制站時,已「等唔切」在入境大堂內產子。有入境處前線人員指出,若同類事件不斷發生,會增加他們的工作壓力。
據了解,該名內地孕婦於本周日早上乘搭皇崗巴士抵達落馬洲管制站,在身為港人的丈夫陪同下準備辦理入境手續,怎料她在輪候期間突感肚痛,在場入境處人員立刻致電報警及召喚救護車,並利用屏障阻隔該孕婦與其他旅客。怎知這名孕婦等不及救護車到來,於14分鐘後產子,由接報到場的兩名男警及一名女警負責接生,幸母子平安。其間入境處人員須關閉部份櫃位,令落馬洲管制站入境大堂一度有大批旅客排隊等候辦理入境手續。
周一嶽赴京商談無成果
消息人士指出,當局可使用行政手段阻止內地孕婦入境,但成效有限,「如果佢哋即場話肚痛,唔通你敢唔叫白車?仲有你要有好清晰嘅指引畀前線人員,佢哋先至可以根據政策辦事。」但消息人士直言,當局暫不會考慮修改《基本法》有關居留權的定義。
另外,囗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昨抵達北京,與國家囗生部長高強等官員會面,周引述高強表示,愈來愈多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內地未能提供具體協助,但雙方同意孕婦應該做好產前檢查。
周一嶽表示,港府已成立跨部門小組專責研究如何解決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確保本地孕婦優先獲得醫療服務。
威爾斯親王醫院近月接收一名內地孕婦入院分娩,她提供在內地做的超聲波產前檢查,顯示胎兒只是體形較大,但非常健康。不過,威院的醫生在她臨盆前,發現胎兒並非個子大,而是有水腫問題,詳細檢查下,證實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有公立醫院婦產科醫生認為,內地產前檢查質素參差,即使要求內地孕婦要先做產前檢查才可來港產子,也未必可以紓緩婦產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