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與廣東省當局就魚類供港問題,經過多番斡旋問題仍未解決,囗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昨到北京會見國家囗生部長高強後,昨晚該局發出新聞稿,宣布今日內地海魚將恢復供港,但仍未知淡水魚恢復供港的確實日期。香港海鮮聯合總會表示,因港府很遲才確定海產可恢復供港,內地業界沒足夠時間準備,今日來貨量只有約正常一半,而且只有蝦蟹,沒有斑類等鹹水魚。 記者:陳沛冰
廣東省拒絕供港海產的第二日,周一嶽昨到北京會見國家囗生部長高強後表示,粵港兩地已就水產檢疫準則達成共識,相信日後檢疫速度會加快。昨晚囗福局發出新聞稿,表示接獲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知,內地海魚今日恢復供港。食物環境囗生署會致力打擊從非正式渠道來港的魚類,昨晨與海關在流浮山截獲一艘載有海魚及蟹的內地漁船,調查後證實該船附有載貨艙單。若日後發現來歷不明的魚,會即時扣檢。
天氣好本地魚穫大增
自兩周前內地暫停供港淡水魚後,有關內地魚恢復供港的消息混亂。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因港府昨晚才確定海產可恢復供港,內地「嚟唔切」將海產運往深圳,故相信今日內地海產供應量只有約正常一半,而且來貨只有蝦蟹,批發價可回復正常,但沒有鹹水魚,他估計內地想鹹水魚與淡水魚一併在冬至前才供港。以往本港大部份活海產來自內地,當中六至七成經陸路輸港,主要蝦、蟹及貝殼類等。
另一入口商郭誌有表示,據他了解所有鹹水魚及貝殼類海產可恢復供港,昨晚海產可如常「上車」運往文錦渡。囗福局發言人表示,恢復進口的海產種類要今日才知道。
李彩華又指,過去兩天內地海產停止供港,但幸好近日天氣良好,本港漁民出海的收穫大增,加上本地海產養殖場增加供應量,聯同外地貨源,可補充內地海產不足。昨日蝦蟹及貝殼類海產供應影響較大,當中貝殼類海產幾近缺貨,批發價格上升約一至兩成,海魚價格由於供應充裕維持平穩,冰鮮海魚來貨正常。
在批發市場內專營貴價海鮮批發的李先生表示,售賣的東風螺、瀨尿蝦及龍蝦分別來自巴基斯坦、泰國及緬甸,受今次內地海產全面暫停供港影響,供應較為緊張批發價上升三至四成,來自本地的大花蝦價格影響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