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紫色色桿菌個案甚為罕見,《香港醫學雜誌》資料顯示,自1905年有紀錄以來,全球只有約150宗個案。本港過往曾有三宗病例(包括今次事件的鄭正光),一宗發生在02年,23歲男性患者由高處墮下,身體多處骨折及出血,檢查期間發現他感染該菌,經治療後出院。另一64歲男患者97年入院,醫生在其股骨培植到該菌,其後引起多重器官衰竭。兩個案的感染途徑均不明。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除紫色色桿菌外,郊野常見的致命惡菌為勾端螺旋菌,來自哺乳類動物的小便,積存於泥土及山澗,該菌可直接穿破皮膚或透過傷口進入體內,引起肺炎及腦炎,嚴重者可致命。遠足市民如有傷口,應以清水或消毒藥水清潔傷口及妥善包紮,切忌赤腳涉水。
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主席周國強則提醒遠足市民,用手撥弄樹枝及拔草最容易受損,香水及蚊怕水味道會吸引野蜂針螫,造成損傷,增加感染細菌風險。
新聞資訊研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