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市場去年大收旺場,為華爾街投資銀行帶來可觀進賬,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這五家大行,今年純利預期合共達到291億美元(約2264億港元),較前年激增42.6%,不過,這種強勁增長未必能夠延續下去,明年整體純利甚至有機會回落。
【本報綜合報道】華爾街最大五家證券商在04及05年純利都破紀錄,今年純利估計亦會再創新高,但同時亦可能會見頂。彭博資訊綜合分析員估計,這五大行明年純利將錄得0.1%跌幅,是六年來首見回落(見圖表)。
交易收入料減少
隨着美國經濟放緩和歐洲及日本利率趨升,加上標普500指數交投減少及按揭衍生工具銷售下降,對投資銀行的增長都帶來一定阻力。投資銀行LaneBerry&Co.主席兼行政總裁雷恩指出,業界要維持強勁增長,已愈來愈艱難。
美林分析師莫什科夫斯基亦估計,其餘四家大行明年純利會減少5.8%,收入繼今年增長31%後,明年會回落2%,當中佔整體一半的交易收入減少3.7%,但投資銀行及資產管理業務則可望分別增長7.8%和11%。
高盛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LloydBlankfein)亦指出,交易員須靠波幅賺取利潤,但今年美國債券卻錄得5年來最細的波幅,美股波幅亦是10年來最小,因此,令到券商在對沖及交易中賺錢的機會減少。過去3個月,標普500指數交易量便遜於去年同期。
此外,美國建屋數目減少亦為投資銀行帶來負面影響,今年第3季,美國CMO銷售劇減19%,第4季至今銷售更減少50%,反映銷售正急速放緩。
雷曼和貝爾斯登由於房產抵押貸款債券(CollateralizedMortgageObligations,CMO)業務比重較高,因此受這因素影響亦較嚴重。
新股包銷分勝負
為了抵銷行業的不利因素,各大行都積極爭取利潤最佳的新股上市和併購顧問生意,尤其歐洲及亞洲的併購和售股活動仍相當活躍,將成為兵家必爭的收入來源。
此外,固定收入產品包括債券、按揭、外滙和商品及其衍生產品,亦愈來愈受重視,因為各大行都盼望在行業前景放緩的情況下,盡力爭取在各範疇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以確保公司繼續錄得盈利增長,跑贏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