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天星事件 何志平被斥講大話<br>扭曲古蹟辦評估報告原意

拆天星事件 何志平被斥講大話
扭曲古蹟辦評估報告原意

【本報訊】舊天星碼頭將於今天開始清拆,有環保團體翻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評估報告,其內容稱「完全不歡迎」(entirelynotwelcome)拆卸計劃,主張保留鐘樓,但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於上周避重就輕,揚言古物諮詢委員會沒有反對當局的搬遷計劃,明顯有別於報告的原意。有立法會議員斥何志平「講大話」誤導公眾,促請當局立即「叫停」拆卸工程,重新考慮保留天星舊址。 記者:白琳

昨日SEE網絡在網站上載古物古蹟辦事處01年撰寫的評估報告,內容建議把鐘樓甚至整個碼頭一併搬遷至新地點,指若果因搬遷而需拆卸鐘樓,極可能引起公眾不滿。該網絡總監鄭敏華指出,何志平於上周三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稱古物諮詢委員會並沒反對碼頭搬遷,刻意迴避是否同意拆卸舊天星的問題。該團體將於今天到場阻截拆卸,「每個人拖到15分鐘,夾埋可能拖到幾日。」

議員表震驚及遺憾

多名市民昨日在網上轉載報告內容,並指環保署的官方網頁已刪除有關報告的連結,有隱瞞事件之嫌。環保署回應指,連結遭刪除可能是「技術問題」,不過市民可親身到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登記冊辦事處自由查閱報告。
民政事務總署回應,該報告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聘請顧問撰寫,立場不代表辦事處本身;根據會議紀錄,就搬遷碼頭,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無反對聲音。
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委員郭家麒對此表示震驚及遺憾,認為當局的回應不負責任,「直頭係抵賴,仲罪加一等,請顧問畀完意見又唔理,即係浪費公帑!」他計劃與泛民召開特別會議,商討如何暫緩拆卸行動,並促請政府重新審視整個填海計劃。
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表示,填海工程只需作輕微改動,就能保留舊天星原址。當局可在舊天星外圍興建堤壩,並在堤壩沿岸填海,中環繞道可在舊天星外圍興建,「條路可以唔使撞落天星碼頭同埋皇后碼頭,一樣可以起到,可能需要加多幾千萬。但係成個填海計劃講緊要幾十億,相對只係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