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窿運動員 - 谷德昭

穿窿運動員 - 谷德昭

除了音樂,運動也是一項國際語言,雖說在五環旗下不分膚色種族公平競技,但其實還是以國家之名分得清清楚楚,哪一個國家的人民不想自家的運動員多奪幾枚獎牌?運動員穿上國家隊運動衣,為自己也為國家出戰,冀望能踏在頒獎台上,聽到自己國家的國歌響起,奧運與亞運,基本上是一個極其國家主義的活動。
奧運舉行期間,像一個運動服裝展覽,各大運動用品生產商斥巨資千方百計令焦點國家隊與運動員穿上其產品,像米蘭花生騷,預展未來一年的潮流指標,那位運動員穿了甚麼跑鞋跑贏了其他牌子(不是以人或國家作單位),那位球手握甚麼牌子的球拍拍扁了握其他牌子球拍的球手,甚至見過有跑手架上了莫以名狀外星人太陽眼鏡出賽,結果跑了個無影無蹤,得啖笑。
奧運較受世界注目,亞運則不太令生意佬感興趣,所以亞運的運動服裝乏善足陳。中國國家隊繼續穿上李寧牌出賽,款式不過不失,但起碼是自家品牌。乒乓球場上的球衣倒有特色,因為衣上的贊助商號多過大會規定,結果須用大力膠布遮蓋某些商標,運動員個個像是被補過洞的穿窿人,非常不雅觀,膠布更會在激戰中脫下,阻慢比賽節奏。港隊的運動衣主要由Kappa及adidas兩大商號供應,為何本港土產品牌不動動腦筋,Esprit、Baleno、Giordano、利工民、雞仔嘜不妨諗諗,贊助港隊穿上自家品牌迎戰奧運。
北韓運動員的運動衣上釘有南韓品牌Samsung贊助的號碼牌,南北韓在這個環節上先統了一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