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婚資深民安隊小隊長,於去年中到屯門青龍頭民安隊圓墩營地集訓兩日,其間右上臂手肘位置疑被蚊叮蟲咬,形成約一厘米的紅腫膿瘡,五日後送院不久陷入昏迷,翌日病情急劇轉差不治,死後驗出感染罕有致命「紫色色桿菌」。有關死因昨展開研訊,死者家屬質疑院方未有及時作出診斷。
40歲死者鄭正光,案發時為資深民安隊小隊長,在煤氣公司任職物業管理。死者妻子戴瑞芬昨供稱,丈夫自11歲加入民安隊,生前一向身體健康,去年5月21日早上出發前往青龍頭的圓墩營,翌日晚上如常活動,見他一切正常,24日丈夫因右手上臂近手肘位置出現一粒約一厘米的黑瘡,懷疑在營地被蚊叮到,他到醫務所求診,獲發藥膏塗傷口。
醫生堅持與膿瘡無關
鄭妻續稱,5月25日丈夫感到非常疲累,呼吸困難,整隻手臂也疼痛起來,下午再到醫務所求診,醫生懷疑他感染細菌,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丈夫至凌晨12時被送進骨科病房,他一直表示「好痛,好辛苦」,26日早上8時丈夫表示上腹腔感到疼痛,皮膚變深色,鄭妻向醫生查問,醫生肯定表示腹痛與膿瘡無關。鄭妻當日中午1時才接獲丈夫胞姊電話,指丈夫情況危殆,她隨即趕往醫院。
鄭妻見丈夫在深切治療部,已完全昏迷插滿喉管,口吐血沫,全身瘀紅色,在場醫護人員一直表示「我哋都唔知點解所有機能衰退得咁快」,其間一名醫生入內替丈夫割開膿瘡,再向她指與膿瘡無關。深切治療部的醫生指其夫或有藥可醫,但要兩萬元,而且會出現嚴重後遺症,鄭妻願意嘗試,但發現藥物要由德國運來,惟丈夫在下午6時半不治。
主診黃姓醫生昨供稱,5月26日凌晨5時替鄭正光初次放膿,鄭表示肚很痛,至7時抽血發現白血球偏低,發炎情況嚴重,檢查其腹部但找不出痛楚原因,替他注入抗生素,早上9時半轉入ICU,他按一般發炎情況處理,第二次放膿便做了種菌。5月28日(死者去世兩日後),種菌報告顯示死者感染十分罕見的紫色色桿菌,此菌感染初期可用特定的抗生素治理,病情嚴重者死亡率相當高。
案件編號:CCDI-693/05
紫色色桿菌小檔案
主要存在地方:河流、溪澗等淡水及泥土
感染途徑:身體傷口接觸含有該桿菌的水及泥土
病徵:高燒、傷口紅腫發炎、內臟及腦部膿腫,患者可在24至48小時內死亡,死亡率達65%
治療方法:以抗生素治療
預防方法:
‧妥善處理傷口及避免傷口接觸泥土及污水
‧發燒及傷口感染呈現紅腫時立即求醫
‧適當情況下接種破傷風疫苗
‧不要赤腳在田野及山澗行走
‧遠足時穿長袖衣服及行山鞋、戴手套及帶備急救包
資料來源:勞永樂醫生、旅行遠足聯會主席周國強、《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