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心目中,皮諾切特是十惡不赦的大屠夫,但對智利經濟,他卻有相當建樹。皮諾切特曾跟已故自由經濟學大師佛利民見過面,並奉行其自由經濟學派觀點,成功令智利走向市場經濟。直至今天,智利經濟較其他拉美國家發達,外界所謂的「智利奇迹」,早已在皮諾切特軍事獨裁時打下基礎。
奉行佛利民思想
有美國支持的皮諾切特,1973年推翻總統阿連德,跟他致力打擊共產主義有關。因為阿連德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經民選產生。皮諾切特曾說過,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國家,避免國家分裂。
叛變者的藉口都說得冠冕堂皇,但皮諾切特掌權後,確實推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包括重用國內25位芝加哥學派(ChicagoBoys)人物,此派深受佛利民影響,智利經濟自此由封閉走向開放。
佛利民一直強調不支持皮諾切特,但他也說:「智利是一個軍人獨裁國家,但皮諾切特有決心改變經濟模式,芝加哥學派推行理念時,這個軍人獨裁國家讓他們做,這才是真正奇迹。」
華盛頓的美洲大學國際財經教授波爾熱津斯基表示,皮諾切特下台時,智利各方面發展基礎良好,隨後的民主政府,大多追隨他的經濟開放政策。
現任女總統巴切萊特立場雖偏左,但仍奉行皮諾切特的自由經濟政策。智利至今仍有人擁護他,仍為他的死痛哭流涕,與此不無關係。
路透社/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