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不會有幾個好情人,大部份都是貪新忘舊,兼且沒有長相廝守的打算。新股炒到癲,舊股全程捱打,投機者依舊戰意如虹,只不過轉移了作戰陣地,市況是否已轉差,完全視乎觀點與角度。
由於兩大藍籌走勢甚弱,連帶恒指也搖搖欲墜,稍為偏好的主要理據,是外圍股市整體表現仍佳,上周五又捱過了就業數據一關,似乎短期內不似大幅減弱,所以大藍籌在累積跌幅甚大的情況下,應該不會再跌太多。
逆市低吸弱勢藍籌要有耐性,大舉沽售之後,重新組織攻勢需要時間,短期內看不出有特別消息可以觸發情緒上的轉變,加上炒家心態一窩蜂,此刻主力炒新股,根本不會捨易取難,博沒有消息的弱勢股。之前筆者有一位客戶指明要買強勢股,經過這兩個星期之後,應該充份理解市場步速根本極快,昨日的強勢股,今日已可以被人打入冷宮,跟紅頂白是知易行難的策略,潮流改變速度太快,倒不如我行我素來得自在。
轉勢需時,另一策略是買衍生工具,利用槓桿效應在短線的反彈中圖利,由於這些股份跌幅大,兼且貼近心理支持位,未嘗不是好策略,筆者也有採用,但其中一個新近的體會,是有需要擴充武器庫,做好越洋出擊的準備。
善用海外市場對沖
大藍籌多數有美國預託證券(ADRs),而ADRs又多數有期權,最近ADRs做價在中段不時偏離香港收市價,但收市往往又打回原形。假如在香港買了窩輪,是可以在美國沽出相應的股票期權作對沖,這樣做便能夠利用美國市場中的波動。
當然拆倉是有一定麻煩,但肯定會比眼白白損失對沖機會為佳。最好的做法,是像日經指數期貨一樣,在大阪、新加坡以及芝加哥都是炒賣同一結算基準的合約,不同市場的好淡倉揸到尾便自動抵銷,不過以香港經紀的惰性,這樣的發展肯定遙遙無期。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