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行報價 增透明度<br>人行明年推同業拆息

16行報價 增透明度
人行明年推同業拆息

人民銀行明年起引入以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anghaiInterbankOfferedRates簡稱SHIBOR)為每日定價基準,建立內地市場化的利率制度,為開放大額存款利率及取替官方貸款利率作準備。銀行及財資業人士均肯定中國朝利率市場化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報訊】市場人士相信隨着SHIBOR報價機制的透明度逐步提高,將對內地貸款、債券以至衍生工具市場發展,產生正面深遠影響,而具有流通性的人民幣本土利率掉期合約,估計或會在明年推出。

每日公布具參考性

本港財資市場公會(TMA),正研究在本地開發人民幣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約,身兼TMA外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豐隆銀行(香港)行政總裁譚炳勝表示,利率基準是市場化發展重要部份,業界當然期望清晰、具透明度及可預期性的參照利率出現,若SHIBOR獲普遍市場接受,有助本港發展人民幣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約。
人行副行長吳曉靈昨日在入世5周年座談會上透露,央行將於明年1月1日起,將SHIBOR發展成中國的「基準利率」,並每日對外公布,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或金融資產價格,均照這基準利率確定。
類似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模式的SHIBOR,將由16家主要銀行提供報價,外電引述市場消息說,報價行包括5大國有銀行,及滙豐、德銀及渣打等3家外資行,息率定價期由隔日至1年不等。現時內地的中國銀行同業拆息(CHIBOR),未獲市場認受。

有助發展貸款業務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認為,內地設立利率基準是正確而良好的發展方向,此舉將有助內地企業以至個人貸款,定價時更能反映市場水平,相信隨着有關機制持續發展,其彈性及透明度會不斷提高。
另美財長保爾森本周訪華,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會「積極」及「主動」回應,雙方對話會包括擴濶人民幣滙率波幅的議題。人民幣中間價昨收報7.8350較上周五回軟105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