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背後總有一個故事。從南美、歐洲對決的洲際盃,到今天6大洲球隊參賽的世冠盃,其中有歐洲足協、國際足協的博奕,還有日本的虛榮心。
1960至1979年,歐洲和南美的球會要跨越大西洋作主客場比賽,如此長途跋涉對球會是個沉重負擔;1980年,日本豐田公司贊助賽事並改在東京舉行,開始了有25年歷史的豐田盃。
20世紀末,國際足聯主席白禮達和歐洲足協會長祖軒遜的鬥爭由暗轉明,歐洲足協的冠軍聯賽如火如荼,白禮達明白4年一度的世界盃已難顯示其地位;於是,1992年舉辦洲際國家盃,2000年舉辦世冠盃(巴西主辦)。
參賽隊數或增至8支
然而,祖軒遜1999年就為籌備中的世冠盃大潑冷水,2001年主辦賽事的ISL公司忽然倒閉,當時和該公司關係密切的白禮達並沒交代其中細節,祖軒遜杯葛賽事,結果由西班牙主辦的第2屆賽事胎死腹中。
2005年,白禮達終於找到日本資金贊助比賽,使得世冠盃恢復並選在日本舉行,日本亦順便把號召力下降的豐田盃改名為世冠盃。然而,歐洲足協起初仍以賽程過密為由反對,但經斡旋後終妥協。
近兩屆世冠盃主辦國日本都沒有球會參與其中,日足協主席川淵三郎曾要求掛靴的中田英壽加盟奧克蘭隊,作為日本的代表但遭拒,最後只能讓名氣稍遜的岩本輝雄同意加盟,讓東道主日本保存一絲顏面。最近,國際足協正考慮增加兩隊參賽名額,其中一個預留給日本球隊。文:法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