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5年銀行電訊增開放

入世5年銀行電訊增開放

【本報訊】今日(12月11日)是中國入世5周年。根據入世承諾,中國今日起要在銀行、電訊和農業等範疇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並基本上完成入世的過渡期。經濟學者指出,中國入世,對香港有機遇也有挑戰。
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認為,中國入世5年,外貿發展迅速,香港的貿易貨值亦明顯受惠;但內地的城市同時急速發展起來,令香港面對周邊的競爭加劇。「5年前香港會視新加坡為唯一競爭對手,但𠵱家就有深圳、上海同廣州!」

外資銀行主攻優質客

銀行業方面,法國巴黎銀行中國經濟師陳興動認為,中國開放銀行業務,將促進市場加快擴大發展。雖然外資銀行在分行數目上遜於內地銀行,而內地銀行亦努力上市和改革,但相信外資銀行會集中爭取優質客戶,內地銀行會流失部份大客戶。不過,外資銀行在內地的市場份額仍然只是2%,影響性暫時仍屬輕微。
農業方面,今日中國全面開放化肥的批發零售業務,以及開放化肥價格管制。作為國內分銷化肥龍頭企業的中化香港(297)表明,無懼政策的改變。中化香港首席執行官杜克平解釋,全球最大的13家化肥供應商,當中9家已與集團簽訂獨家內地分銷協議,年期由3至6年不等,因為對方清楚認識到中化香港在國內的優勢,分銷中心多達1000家,加上單一的化肥產品不足以支持一家分銷中心,而且還要有物流配送,以及教授農民應用產品的後勤服務支持,外商不易做到。

本港CEPA優勢不再

電訊業方面,踏入第5年,外資在14個城市經營本地及國際電訊服務的參股權可由25%提升至35%,第6年再升至49%及無地域限制;至於移動話音及數據服務於第5年已再無地域限制,權益則維持在49%水平。
香港電訊管理局副總監夏勇權表示,本港利用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較外資的優勢已不再,但本港電訊業之前的反應未見理想,或許與國內開放電訊市場的態度小心有關,但他指出,港府已盡最大努力。
對於中國執行入世承諾的表現,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雷文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基本上可滿足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