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股市人人興奮又到減磅時

麥嘉華筆記:股市人人興奮又到減磅時

過去數周美元疲弱,股市、債市和商品價格則升,這個模式,相信在踏入2007年之時依然不變。聯儲局來年若非收緊貨幣政策(這將導致美元轉強,但美債以外的資產轉弱),便是繼續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若是後者,美元會續弱,而美債以外的資產會續強。
各位不可不知,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美元資產(包括美股、美債和美國物業等)定必一如過去幾年,跑輸外國資產和商品。自從伯南克獲委任為聯儲局主席後,標普500指數以美元計升了14.6%,但以歐元計則只升7%,而同期金價大漲40%、銀價飛升80%,銅價亦躍升68%。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以美元計升了11%,但以歐元計只升0.2%,若以黃金或白銀計,美股更是不升反跌。美元和美債表現更差,不論以歐元還是以黃金計,都跌了價。

沽科技股買能源股

從相反理論角度看,未來一段日子我們應該減持各種資產。即使有大量資金,資產市場也可以短暫地大跌,中東股市就是一例,今年以來已跌去5成。況且,若然趁人皆恐慌時買貨是對的話,現在人皆興奮,也應該是沽貨的時候了。
由於歐元太強,歐洲股市可能率先見頂。此外,現在看好科技股的金融機構多達7成,我覺得投資者應該沽出科技股,換馬至能源股(包括石油股、煤礦股)和礦務股。數月前,市場顯然過份看淡科技股,故我提出換馬至科技股,能源股現在一如當時的科技股,故我今次建議換馬至能源股。
對於想買或必須買股票的投資者,我建議繼續提高亞洲股市(馬來西亞和台灣)的比重,並大幅減低美元資產的比重。不過投資者要明白,自2002年以來,所有資產市場均已大升,而且彼此間的相關度愈來愈高,一旦市場資金由充裕變為緊絀,所有資產市場都難逃一跌。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資金供應由寬變緊,我不知道,我只知沒有直線上升的股市,也知道股民現在都洋洋得意,極之看好後市。
想分散投資,可以持有現金、買農地和貴金屬。尤其是貴金屬,一旦金融市場出事,必可受惠。我估計,在未來好多年,美股、美債和美元相對於黃金會不斷跌值,最終道瓊斯指數只值5盎斯黃金(編者按:道指對盎斯黃金比率的計算方法,是以道指除以當時每盎斯金價)!
麥嘉華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