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銀行申請內地註冊

8銀行申請內地註冊

今日為《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首日,中國銀監會昨日已於網站上公布,將會受理8家外資銀行將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的申請。公布指,已經收到滙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2888)、東亞銀行(023)、恒生銀行(011)、日本瑞穗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和荷蘭銀行等8家銀行將分行改制為法人銀行的申請。銀監會將根據對申請資料的審核情況和審慎監管的要求,作出批准籌建的決定。

【本報訊】據悉,銀監會於宣布首批獲准籌建設立本地註冊子公司的外資行名單後,該些銀行會獲發籌建通知,並領取開業申請文件,以着手設立本地註冊銀行。換言之,外資行可望最快於明年首季正式註冊,並涉足內地的個人人民幣業務。

滙豐恒生渣打東亞有份

一名美資證券分析員認為,在上述受理8家外資銀行的名單中,以滙豐、花旗及東亞銀行(023)等獲批籌建通知的呼聲最高,而根據銀監會昨日的公布名單,3間銀行均榜上有名。
至於早前有消息說,首批獲受理申請的銀行名單中,包括渣打(香港)、星展、東京三菱UFJ等亦可能在名單內,以反映來自不同地區/國家資本的外資行,平均分布參與內地開放市場的機會;而恒生銀行(011)及其他外資行如荷銀等則可能在接着公布的第二批受理名單上。至於一直表示積極研究是否內地註冊的中銀香港(2388),據悉在首批受理名單上出現的機會不大。若與昨公布的名單比較,則大致與市場消息脗合,只是東京三菱UFJ變為日本瑞穗,而恒生及荷銀亦在首批名單中。
銀監會監管三部主任徐風上周在記者會上透露,迄今已有超過10家外資銀行明確表示會申請轉制為本地註冊銀行,銀監會將於本月11日條例正式生效後,宣布第一批正式受理首批轉制的銀行。

最低資本10億人民幣

根據《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外資行在接獲批准籌建通知書後,須於15日內向監管部門領取開業申請表,並在不超過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外資行分行轉制本地註冊銀行,最低資本要求為10億元人民幣,並要滿足「開業3年、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
200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5年過渡期便告結束,《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亦正式生效。按規定,從今日起,將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和客戶物件限制,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外資法人銀行可以經營外滙和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分行在現有業務範圍的基礎上,可以吸收境內公民每筆不少於100萬元的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