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港股新高買ELI穩勝

衍生創富:港股新高買ELI穩勝

今年隨着股市上揚,投資者選擇股票掛鈎投資(ELI)條款時,跟過往顯然有所不同。據非正式統計顯示,今年整體ELI市場較2005年錄得了不俗的增幅,而相關發行商亦相繼在下半年湧現,令產品款式變得更多元化。
2006年恒生指數及多隻重磅股均創歷史新高,多隻國內金融股的上市,亦間接令各ELI的掛鈎對象佔有率大執位。綜觀看漲ELI和可贖回ELI市場,中資金融股同時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掛鈎對象,反之下調幅度最明顯者,莫過於滙豐控股(005),在看漲ELI中,滙控的比重已下降至第10位。

一籃子產品受歡迎

此外,由於投資者對一籃子可贖回ELI的認識增加,加上其年息一般較單一股份吸引,故一籃子與單一股份可贖回ELI比例,由去年約3成比7成,變為今年約6成比4成。
在投資期方面,短期看漲ELI的變化不大,但可贖回ELI卻從去年剛推出時,投資期長達兩年或以上,逐漸縮短至近年的1年或6個月不等。部份可贖回ELI的分派期亦由去年的兩三個月一次,增加至每一個月一次,令提早贖回機會增加。
由於今年大市累積頗大升幅,投資者選擇贖回價時傾向保守為上,贖回價從過往100%下降至近月的95%至97%,增加了整筆資金於各分派期被提早贖回的機會。展望明年,ELI的基本投資模式未必有重大改變,但預期為配合市場需要,一些加入不同保障或條款的ELI或有機會推陳出新。
註:數據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