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哥處理危機能力差

小馬哥處理危機能力差

從政迄今逾30年的馬英九,1998年一舉擊敗競逐連任的陳水扁,在掌聲與期望中當上台北市長,但過去八年,除了成功在市內推行垃圾費隨膠袋收費政策,政績乏善可陳:台北市不論遇上地震、颱風或沙士等天災人禍,主政台北的馬英九若非準備不足,便是善後不當,處處暴露其處理危機能力不足的窘態,加上上月捲入台北市長特別費醜聞,令其清廉形象亦受到質疑。

特支費案毀清廉形象

相對於垃圾袋收費、進一步發展西門町步行街、加強電單車停車管理等市政措施,馬英九在兩屆台北市長任上,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許是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中,造成87人死亡的台北市東星大樓倒塌事件中,台北市工務局被批監管不足,市政府則被指摘重建進度緩慢。2001年颱風納莉吹襲台北時,因洪水湧入捷運(地鐵)隧道,令捷運停駛長達數個月,台北交通大混亂。颱風過後,馬英九承認未能預先制訂應變計劃、未能第一時間掌握災情等四項缺失。兩年後沙士爆發,台北市又成為重災區,共有29人死亡。
儘管馬英九在能力、魄力上有所不足,但其品格、氣質和修養,在台灣紛擾混濁的政壇中是一道清流,其正直和誠懇亦贏得「不沾鍋」的美譽。但上月中台北市長特支費案被揭發,台灣檢察當局傳召馬英九協助調查,同時又傳出市府有人用他人的發票報賬。馬英九其後公開表示,決定將八年來等於劃入私賬的1,500萬元新台幣(約357萬港元)全部捐出,這番進退失據的表現,令馬英九清廉的形象受到玷污之餘,亦再度凸顯其遇事應變力不足的弊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