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郎:《龍虎門》不會出小說!

黃玉郎:《龍虎門》不會出小說!

熱捧新一期《龍虎門》回家,娘親又是這句:「每星期花十四元買公仔書回家,省起,供首期也可以了。」老一輩永遠看不起漫畫,仍然把這些不知從左看還是從右看一格一格公仔連起來的連環圖稱作公仔書。這稱謂貶低了漫畫,若貶的是《龍虎門》,即等同貶低黃玉郎,其實既稱公仔書,好歹也是一本要逐頁揭的書,推而論之,黃玉郎的漫畫,總有點文化價值吧?
本着這想法,登門造訪黃玉郎,約好訪問時間,不過要等,他來遲,浪費了我生命中寶貴的二十五分鐘,心裏着實有點怪他。到見面了,他說了聲:「你好。」然後派卡片,再和我握手,是十指緊扣虎口貼虎口再輕輕挪動手腕上下搖兩搖的那種握手,是搖出了誠意、握得出好感的那種握手。
《龍虎門》害我供不了首期,訪問還是由《龍虎門》開始吧。

三皇四小將,是正義的化身,俠義此一中國傳統文化美德,黃玉郎是有心透過漫畫大肆宣揚的,「小虎沉實,有大將風範,有領導才能;小龍屬憂鬱型,比較優柔寡斷;黑龍最跳脫活潑,性格比較樂觀。三皇雖然各有個性,但相信正義長存、人世有公理,是中國人俠義精神的典範。」說得也對,不論新著舊著,三皇性情二十年始終如一,性格設定二十年不變是悶了點,但總比又入魔又入道又變神又變鬼死十次翻生十次好。「不過我想畫得寫實一點,人非完人,好人也會好心做壞事,壞人也會改邪歸正,我創作的角色一定忠奸分明,但要有人性。」所以為義氣,王小虎面對武功比他高十倍的白蓮聖上也寧死不屈;為親情,王小龍縱痛恨生父王伏虎拋妻棄子,也顧念與王小虎的兄弟情;為友情,石黑龍會放生敵人羅剎教老邪神。不似一般江湖漫畫,開口閉口就是「乾坤正氣在心中」,《龍虎門》書中鮮見正義二字,我猜,黃玉郎想透過一支畫筆,希望讀者學到丁點做人道理,即他口中的人性。
成功招人妒,有人揶揄他不但不是文化人,更已變質成不懂執筆畫畫的生意人。我心腸壞,想考他,藉詞要他一顯身手畫個粗眉大眼八塊腹肌王小虎,誰知他道:「不畫。」不是婉拒,是明拒。「畫一個公仔,要起草稿、收線、畫陰影、風位,毫無準備一定畫得不好,不完美的作品,我不會容許它面世。我不怕說給你知,我現在只負責故事編劇,發覺稿件有問題了、質素下降了,有必要才出手。」《龍虎門》改編過電影了,又會否改編成小說?這次他答得更斬釘截鐵:「不會。」原因?「不是這方面的材料,我自己寫不成,找人寫嗎?我想不到找誰寫。文字功力幾高的大師級人馬也好,也沒可能寫出《龍虎門》的神髓,寫壞了我的角色怎算?」對自己的作品如此執着,我開始嗅出他有丁點文化味。

可惜話題一涉及他最想涉及的《天子傳奇》系列時,剛醞釀但未成氣候的文化味煙消雲散了。我是這樣問的:「出《天子傳奇》,是否想年輕一輩透過你的漫畫,認識中國歷史文化?」他是這樣答的:「不是,不要這樣說,第一輯好賣,自自然就做下去。」霎時間我墮入不知怎樣問下去的窘局,他見我眉頭大皺,解釋:「我只不過喜歡中國歷史罷了。畫歷史故事是很過癮的,我參考過其他野史,參觀過兵馬俑做資料搜集,不過中國歷史始終是有明文記載的信史……」《天子傳奇》系列一至六,由《開周篇》、《秦皇篇》、《流氓天子》、《大唐威龍》、《如來神掌》到剛出版的《洪武大帝》,姬發、始皇、劉邦、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全部當得成九五之尊,黃玉郎沒亂來篡改扭曲史實,「……難就難在不可平鋪直敍,要在不脫離史實的情況下豐富情節、要加些虛構角色與歷史人物做對手戲、要有個人觀點。」甚麼觀點?「就像始皇,人人說他焚書坑儒對付讀書人,評他是暴君,但我認為他造就大一統、統一度量衡,有大貢獻。大人物,成就大事就要不擇手段,你認同嗎?總之,創作到沒犯駁的橋段,當中的過程是……很開心的。」估不到黃玉郎會評起歷史人物來。

黃玉郎是否文化人?閣下自己判斷,不過有兩點我是非常明白的。
第一,他肯撥冗接受訪問,全因新作潮華版《天子傳奇六之洪武大帝》在十二月八日面世,他侃侃而談:「受日本袋裝漫畫影響,香港漫畫生態被迫轉變,現在的薄裝漫畫流行了差不多三十年,是時候轉轉新包裝。我推出的潮華版細細本,但有百多頁,一期抵得上三期,一連看三期電影感會強一點,優點是方便收藏、可以補購……」是時候要曝光宣傳。
第二,讀小一的小表妹乘她娘親不覺,偷看《洪武大帝》預覽號後問我:「『洪武』是甚麼人?明朝皇帝朱元甚麼?大哥,這個字怎麼讀?」「洪武」是皇帝年號,朱元璋的「璋」讀「章」,我教了她,她歡天喜地以此考比她年幼一年的小小表妹。你問現今的所謂的大學生,唐宋元明清他們也未必順序說得出。
要我評,我會評黃玉郎是個發了財肯立品的漫畫人。

記者:陳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