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急速發展,正引領香港人步向地獄。香港天文台總結過去,預測未來的報告顯示,本港氣候變化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劇;熱天將愈來愈熱,豪雨將愈來愈豪。我們只有兩項選擇:一是立即採取行動紓緩天災;一是祈求上蒼賜予超強的適應力,度過極端的氣候。
香港大學明日起一連兩天舉行香港氣候變化問題工作坊,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榮武將會發表一篇《氣候變化——香港的前景》的報告,揭示全球氣候變化及都市發展對香港氣候帶來的巨大威脅。從過去的氣候數據顯示,香港的平均氣溫正在加速上升,過去17年暖化的幅度,是戰後43年(1945年至1988年)的一倍有多。
多高樓不利散熱
天文台根據數據分析,到了本世紀的最後10年,平均氣溫會比1961年至1990年上升3.5℃,酷熱的日間會增加一倍,酷熱的夜晚會增加三倍。氣候變暖會導致雨量增加及反常,估計本世紀內香港會有六年的雨量創出歷史新高,同時會有三年創下歷史新低;本世紀最後10年,雨量將會比1961年至1990年上升一成。
香港變暖的特徵是平均最低氣溫上升,這是城市加熱(urbanheating)的結果,禍首包括太多高樓大廈不利散熱,還有汽車、空調等產生熱空氣的都市日用品。天文台警告,本港酷熱死亡率正在上升,值得關注。
氣候失常,部份是香港人自招的苦果。天文台紀錄所得,當離岸地區橫瀾島的風力過去多年沒有顯著變化的同時,市區中心的京士柏卻在近年錄得風速下跌,原因就是市區的高樓大廈阻擋了風勢。空氣污染正在威脅全人類,各國都面對着全球變暗(globaldimming)問題;晴天少了,陰天多了。香港的變暗情況特別嚴重,過去18年,有600小時的視野低於正常水平。
報告以沉重的語氣作結:「種種證據已毫無疑問的證實,香港已出現氣候變化,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我們必須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方法有二;一是採取措施紓緩氣候變化,二是設法適應氣候變化。」
記者:蔡元貴
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