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冬至,不像去年一早一晚還有雨,今年凍得特別遲,氣候變了,人情變了,連陳奕迅也變了。陳奕迅去年重拾真我後,先出版鋒芒畢露的《U-87》,今年初有以自身為先的EP《LifeContinues》,年度壓卷作則有回歸純樸的《What'sGoingOn...?》,手法更趨成熟。
當年所謂的K歌之王,原屬美麗的誤會,陳奕迅新碟最具商業元素、搶耳的,只得一首《裙下之臣》。弦樂和電子音效融為一體,本身已充滿張力,陳奕迅唱出男人的心底話,慾念無法抗拒,道德節節敗退,最終窮一生精力為女人死,為女人亡。
《白玫瑰》不是張愛玲筆下的孟煙驪,華麗而不蒼涼,但冷漠,歌詞濃度很高,起碼聽兩、三次才能消化。有白就有黑,姊妹作《黑擇明》看似宿命論,嗒真原來是呼籲珍惜生命,「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outro那20幾秒弦樂演奏,更是揪住人心。
《粵語殘片》可說是《新生活》的前傳,周博賢筆下是「現時大了,那種心跳難重演」的情懷,陳奕迅唱出華星年代的感覺,情感真摯。《解藥》是陳奕迅寂寞都巿人系列(《人來人往》、《房不勝防》)的延續,後備情人的概念普普通通,但編曲出奇地「很華星」,突然好懷念當日在壽臣劇院為香港藝術節演出、技驚四座的那個陳奕迅。
《富士山下》開首有點小調,歌詞雖陳腔濫調,但勝在沒有撲鼻的K歌味道。全碟不得不聽的是《不如不見》,陳小霞與林夕的曲和詞,交織出一個陳舊得發黃的愛情故事,甚富電影感,全部畫面用上慢鏡,無花巧的鋼琴加適量弦樂作點綴,比萬人大合奏的作品更有感染力,更耐聽。陳奕迅全以中音演繹,沒有高低抑揚,每個音符清晰地從喉嚨唱出來,不太用力,原來可以好感動。
陳奕迅不再需要《浮誇》那種騷哥利作品,又沒必要保持《低調》那種過份內斂,《What'sGoingOn...?》不造作,淡淡地唱,調子不太流行也不重要,感動只會來自內心,不需金雕玉砌。仍樂此不疲賣弄歌藝的假音王子、震音王子和高八度王子,從前只有「口服」的你們,今日能不「心服」嗎?
撰文:皇后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