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故事<br>大笨鐘導遊 遊客遲到不候

一個人一個故事
大笨鐘導遊 遊客遲到不候

倫敦鐘樓BigBen,我們暱稱做大笨鐘。但大笨鐘不笨,就像我們將要被拆卸的天星碼頭鐘樓那樣,會噹噹響替大家報時。1856年鑄造而成的逾百年鐘身,更令大笨鐘成為著名景點,而如數家珍般向遊客細說大笨鐘一事一物的導遊艾斯(TerryEiss)又成為「巨鐘之王」。

艾斯應該是英國最強壯的一個導遊,雖然他已經57歲。大笨鐘樓梯334級,身為導遊,他每天要登上鐘樓三次,一天就要拾級逾千。當遊客登上鐘樓都氣喘如牛時,說他這份工很辛苦,他氣也不喘一口說,這是他「夢想的工作」,因為大笨鐘是個「奇妙的工作間」。

要遊客準時登樓聽鐘聲

做大笨鐘導遊要健壯,更要守時。守時天條之一,是狠心不等遲到的觀光客。不要以為艾斯服務態度不好,不「以客為先」,剛好相反,他想遊客真的感受到大笨鐘那種令人由頭震撼到腳、縈繞腦海久久不散的鐘聲,因此必須準時登上鐘樓,誤時就聽不到鐘聲了。
他還會向遊客細數大笨鐘的家珍:鐘樓高98公尺。第一個巨鐘,於1856年鑄造。從1859年起,巨鐘在117年的期間內,運轉無誤,直到1976年進行大修為止。
皇家天文學家愛里(G.B.Airy)於1846年被指派監看新時鐘的準確性。他要求每一個鐘點的第一響,誤差只能在一秒之內。1941年,西敏宮遭到大轟炸時,巨鐘曾短暫的出現一秒半的誤差。悠揚的鐘聲恍如配合了這樣的詞句:「願這個鐘頭的分分秒秒,上帝導我前行,以主之能,佑吾民平安。」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