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第二季的革命形勢分析 - 彭浩翔

《逃》第二季的革命形勢分析 - 彭浩翔

《逃》劇第一季中,越獄者在Michael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下,成功逃出監獄;不幸革命先烈D.B.Cooper為革命而獻身。但隊伍骨幹仍保留下來,資產階級政權懼怕革命壯大,調集州警和FBI等國家機器,對革命者展開瘋狂追捕圍剿。
起義隊伍為保存革命火種,於長征路上召開了重要的「倉庫會議」,對首階段活動進行總結,並確定下階段的鬥爭策略──採用分散游擊戰、運動戰形式,到美利堅中西部地區擴大革命影響。而MS和Linc營救LJ同志的計劃事洩失敗,證明左傾冒險主義對革命的巨大危害。
危機仍然存在,投機革命分子T-bag被清除出隊後,走向革命的反面──法西斯主義,他的倒行逆施給越獄革命隊伍形象帶來嚴重破壞。而大流氓頭目阿布等機會主義分子,這季將仍會伺機搶班奪權。
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也異常激烈,獄政局趁機對Bellick進行清洗,同時典獄長也與上層公開分裂,這充分說明統治階級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越獄革命者完全可利用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之間的矛盾來為革命服務。但革命時期的任何形式鬥爭,都必須採用馬列主義Mao.ZD思想的階級鬥爭理論來分析,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Bellick和獄長儘管在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中失敗,站在資產階級民主派立場上的獄長,其本質仍然是反革命的,至於Bellick仍極端仇視並企圖絞殺革命,對他們抱有過高的幻想是不切實際,將導致右傾機會主義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