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搶、搶。南京一名女傭竟然一次過買了20斤豬肉回家;北京更發生數百人搶購特價麵粉的事件。內地自上月開始,米、麥、食用油等糧油產品不斷瘋狂漲價,引發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市民出現搶購潮。為平抑物價,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近日緊急實施拋售國家儲備糧的措施,但此舉卻引發大批網民揶揄:「房價上漲可以,農民的糧就不能漲!」「看病費上漲,學費上漲,都多久了?就沒拿出一套解決方案。」
一個月急漲逾一成
北京等地的食用油、麵粉、米等價格,在短短一個月急漲超過一成。北京王府井的洋華堂超市,早前推出5公斤9.9元(人民幣.下同)特價麵粉,立即引來數百市民排隊搶購,要勞動大批民警到場維持秩序。
在上海經營餐廳的港人林小姐對記者稱,近期糧油價格的上漲已令經營成本增加一到兩成,「但又唔能夠轉嫁畀消費者。」成都一名餐廳老闆朱先生因油價漲而苦不堪言:「一個月要多花700多元買油。」
廣州《新快報》引述一名經營糧油的劉老闆稱:「幾乎每一種食用油都加了價,花生油、菜油等均較上周貴了1元/斤;5升裝油平均批發價每桶漲了4至5元。」
內地食用油、小麥等價格上漲主要受國際小麥和豆類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波及。而內地糧油價格的上漲亦令香港市場的糧油產品出現微漲。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