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就審計報告炮轟醫院管理局追收欠款不力,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日展開聆訊。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於會上拋出五大鐵腕措施建議,包括外判由國際收費公司追收非本港居民的拖賬;更考慮延遲為「走數」內地孕婦向出生登記處提供其子女出生資料,令嬰兒無法取得本港出生證明。但私家醫院聯會認為外判追數公司並不可行。 記者:趙燕婷 羅少玲
蘇利民表示,目前部份外地人士向醫院提供虛假地址,令追數困難。該局現正積極考慮招標具信譽的國際性收數公司,在高走數風險的外地人士入院後,即核查其住址證明的真確性,確保一旦他們走數離境,追數公司仍可跟進其拖賬。該局初步已接觸一些收數公司,但細節安排有待商討。
近年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數目激增,其中不少是想為嬰兒取得一紙香港出生證明。醫管局考慮如內地孕婦未清繳費用,會延遲向出生登記處提供出生資料,令嬰兒無從取得出生證明。
擬向本地居民收按金
非本港居民如未清繳費用,也不會獲得非緊急治療如專科門診等。除五大鐵腕措施建議(見表)外,該局並正考慮向本地居民收取按金,詳情未定。不少立法會議員認為外判追數公司並不可行,石禮謙認為,聘請追數公司成本昂貴,但未必能追回欠款,擔心成本效益有限。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指,委託國際性追數公司,對不着重個人信譽的地區無作用,但對非華裔人士較有效,因其個人信譽可影響銀行貸款按揭等,以往經驗顯示可向這類人士收回七成欠款。他又認為收取行政費用無效,以往不少個案由法庭判醫院勝訴,但要委託執達吏追收。而廣華醫院宣布不接受明年5月前的產子新登記,因該院每年最多處理6,000名孕婦產子,但今年已處理6,300人,故只能把孕婦轉介至其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