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誤會以為老花「冇得醫」,但原來隨着科技進步,以往用於治療近視的激光矯視、治療遠視的傳導性角膜成形術,或是治療白內障的人工晶體,已可同時用於改善老花問題。有專科醫生指出,80%以上患者接受手術後毋須再佩戴眼鏡,但手術後或會引起單眼視覺或夜間眩光。 記者:趙燕婷
養和醫院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主管張叔銘表示,激光矯視以往主要用於治療近視,但若患者同時有老花問題,則可在其中一隻眼睛保留約100度近視,從而達致單眼視覺,即一隻眼睛可聚焦近物,另一隻眼睛聚焦遠物,即手術後毋須佩戴眼鏡,也可接收遠近不同的影像。
或會出現夜間眩光
但如患者沒有近視又或有輕微遠視,則可接受傳導性角膜成形術矯正視力,即利用射頻能量,加熱其中一隻眼睛的角膜周邊組織令其收縮,增加其弧度以製造近視,從而達致單眼視覺,改善老花。
若近視超過1,200度或患有白內障,則可接受手術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取代白內障晶體,遠近物均可對焦。
他指最新一代晶體可對焦遠或近距離,上一代則可對焦遠、中和近距離,但較前者模糊,所以該院會根據患者需要,其中一隻眼睛植入新一代晶體,另一隻植入上一代晶體,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患者黃女士稱,接受手術後「視力變番20歲嗰陣」。
過去五年共有逾2,500人在養和醫院接受以激光矯視或傳導性角膜成形術改善老花,其中8人未能接受單眼視覺,需再接受手術除去近視。另有195人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但部份人或出現夜間眩光。
每眼收費至少萬元
市面上不少矯視中心已引入上述技術,首兩項收費約為每隻眼睛10,000元至15,000元;植入人工晶體手術費為每隻眼睛18,000元,另加購買晶體費用2,000元至7,00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