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列主義分析《逃》 - 彭浩翔

以馬列主義分析《逃》 - 彭浩翔

惡搞易,有學識的惡搞才是高手。內地有網友以馬列主義分析今期大熱之老美電視劇《逃》(PrisonBreak),好玩得很,引述部份推介讀者。
以馬列主義分析,《逃》是講述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青年Michael,因其無產階級失業哥哥被人陷害入獄,而看清資產階級專政的本質,下定決心放棄小資生活,助其兄逃獄進而洗脫罪名。過程中,他逐漸成為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並鑒於革命鬥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靈活地運用了統一戰線策略,團結各個階層人士,有效地擴大了革命基礎。但同時Michael也時常面臨革命隊伍內部分裂的危險,需時刻警惕修正主義和投降主義的危害。
直至第二個Season第一集為止,Michael的政治路線是基本正確的,他團結了大多數,也果斷地將革命叛徒(小偷)清除出革命隊伍,同時妥善處理了隊伍內不同路線之鬥爭(流氓無產者團夥頭目阿布與T-bag)問題。在今後的日子裏,如何保證革命路線的正確方向,始終是考驗Michael政治智慧的一項長期任務。
《逃》一劇尖銳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罪惡統治,也諷刺了資本主義司法制度的黑暗和虛偽,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明天繼續詳談《逃》Season2的革命形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