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5月颱風導致港九大塞車,揭露各個政府部門無協調兼設備落後,機電工程署隨即研究改善措施,現成功研發一套塞車剋星流動系統,利用一支如釣魚竿般的伸縮纖維桿,桿頂裝上微型攝影機,由電單車第一時間送到現場,配合3G網絡,可以彩色影像傳送到灣仔的運輸署緊急交通協調中心,讓署方第一時間了解實際情況,從而實施截車、分流等解決方案。 記者:呂焯均
機電署助理署長梁駿豪接受訪問時說,去年5月大塞車事件,反映政府部門要迅速了解現場交通情況非常重要,但目前只有主要幹道有固定位置的攝影機監察道路交通,故該署重點研究一套流動系統,可隨時送到任何地方監察交通情況。
最近該署成功研發出該套流動監察攝影系統,靈感來自釣魚竿,伸縮纖維桿頂裝上微型攝影機,高度超過一輛雙層巴士,可監察兩個街口範圍內的交通情況,並利用3G網絡傳送影像到緊急協調中心。
該署人員會用電單車運送該系統組件到塞車現場,然後進行安裝,並承諾一小時內可開始運作。現時路邊的固定監察交通攝影機全是黑白影像,新系統則是彩色,清晰度更勝家庭電視,影像又非常穩定。梁駿豪說:「我哋嘅同事好似劍俠咁,揹住好似把劍嘅竿,騎住隻鐵馬出動,搶救塞車。」
電信展大派用場
新系統已開始試驗,暫時共有五支,每次要出動多少支則視乎需要而定。系統亦可應用到不同環境之上,在搶包山活動期間,於長洲碼頭頂裝置監察人流,運輸署可指示小輪公司即時加班;在昂坪吊車開幕,中環舊天星碼頭落幕,以及現正舉行的世界電信展,都大派用場。
該署還正在進一步研究,配上智能攝影機,當拍攝到塞車鏡頭,便會發出警號,毋須協調中心人員長期駐守,警號更可透過手機直接傳送給監察人員。此外,該系統亦可用於保安用途,例如拍攝到有人闖入禁區範圍,便發出警號提示監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