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廉政公署今年首10個月接獲的貪污舉報全面下跌,但遭廉署檢控的上市公司主席及私營機構高層人員多達141人,較去年同期激增近六成。廉署承認,部份涉中港兩地業務的私營機構貪污個案因司法管轄權問題,未能處理。廉署貪污問題諮詢委員會主席錢果豐促請中港兩地當局,應盡快就移交逃犯問題達成協議。 記者:謝明明
廉署在今年首10個月共接獲2,749宗貪污舉報,較去年同期下跌9%,其中涉及警方的貪污舉報跌幅最大,下跌23%,有247宗;私營機構的貪污舉報也下跌8%。同期有266人被廉署檢控,定罪率達89%,為歷年最高。
主要涉欺詐造假賬
不過,今年被廉署檢控的私營機構高層人員、公司主席及專業顧問等多達141人,較去年同期的104人激增58.5%。廉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莊紹樑昨於記者會上指出,當中最受關注是有關上市公司的貪污舉報,主要涉上市欺詐行為、偽造賬目、挪用公司資金,以及操控市場等指控。
他指這類個案主要是個別公司主席及高層人員的個人誠信及操守問題,涉及上市公司的貪污個案未算嚴重及失控。廉署社區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強調,愈來愈多公司上市,不等於有關貪污問題會惡化,「但我承認,好多新上市嘅公司老闆做生意好叻,但佢哋有需要加強內部防貪管理。」
莊紹樑承認,部份涉中港兩地業務的私營機構貪污個案因司法管轄權問題,廉署難以處理。錢果豐稱,內地與本港就移交逃犯問題討論已10年,但至今未達任何協議,希望雙方能盡快達成協議,以防跨境貪污個案的罪犯藉此逃出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