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東涌 - 吳靄儀

訪東涌 - 吳靄儀

矚目的家暴事件令天水圍成為全港注視的焦點,但其實天水圍絕不是唯一的問題市鎮。地區工作者和社會學者提醒我們,遠在大嶼山的東涌,就是另一個僅次於天水圍的「重災區」。於是梁家傑在發表他扶貧政綱之前,要先到東涌一行,做家訪,體察環境和民情,我也趁此機會認識一下這個社區的生活環境。
這次訪問,令我體會深刻。表面上東涌的逸東邨建築物簇新多采,有遊樂場地,有街市店舖,有巴士有地鐵,交通工具光潔和現代化,整個地區有山色海景,但探討之下,大部分居民根本無福消受,因為就業的限制和困難、區內設施及發展的匱乏,已開始製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家庭壓力,類似天水圍的家暴事件隨時可能爆發,而更令人擔心的是,區內的青少年活動範圍局限太大,幾乎不出於本區,對他們的成長和將來發展十分不利。這些已經浮現的問題及隱憂,都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和整個社會必須正視,急切地尋求舒緩和解釋的。
訪問完畢,踏上歸途的時候,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的卻是一幕幕的逆境中的莊敬自強和溫馨。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胡女士卻一早做好了家鄉茶果給我們做點心,綠葉上的蝦米、冬菇粒軟糕,捧在手上縷縷餘溫;張太為我們沏功夫茶,還有黃金湯圓粟米糖水,我們實在受之有愧。狹小的遊樂場上,幾個小孩子自動排隊輪着打韆鞦,用封路的膠條自製羽毛球場。我們簽名運動的攤子設在露天走廊上,挽着餸菜的街坊紛紛停下來跟我們寒暄,為改善東涌生活而簽名支持有競爭的特首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