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碼頭餐飲業挑戰大

梁振英:碼頭餐飲業挑戰大

【本報訊】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與國內融合是無可避免,重要的是融合過程和結果必須受控,以及對香港有利,他不願意見到例如兩地工資一致的「兩地價格平均化」結果出現。
梁振英指出,鄰近三小時車程內十多個國內城市,與香港的價格差異仍然很大,本港無論在工資水平、資產價格及物價均高於內地數倍。以往香港以質量優勢維持高出的溢價,但相對優勢正不斷收窄,這亦是總理溫家寶早前提出香港面對的深層次問題之一。

改建工廈作金融機構後勤

他指出,當中三大行業正面對的較大危機,例如碼頭業務正面對鄰近城市服務質素不斷提高的挑戰,梁振英認為本港需要拓展航運周邊業務,即經營船舶租賃、保險、法律等相關高增值服務。此外還有餐飲及個人服務業。愈來愈多內地人周末來港消費,這方面除本港服務從業員要有良好服務態度外,港府亦可在政策上作出配合,例如入境處可彈性放寬自由行旅客來港逗留時間。事實上,國內居民對本港的教育及醫療有巨大需求,只是有待政府相關政策配合,才能發掘龐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本港金融業後勤人員的工資是深圳和印度的5倍,這優勢能否長期維持?實在令人懷疑。他建議可將本港空置的工廠大廈改建,租予金融機構作後勤基地,以減低經營成本。

港府推行政策要分秒必爭

梁振英又慨歎香港過往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新建設、措施及政策上,均要十年八年時間才可初見成效,內地卻在幾年內已可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故他希望港府日後在政策推行上要分秒必爭,而本港市民亦要加強對國家的認識,不要再抱着「睇唔起別人」的心態,因為只有合作,才可締雙贏。港府內部亦要加強與國內部門的交往,無論在孕婦、食物安全、逃犯移交等各個方面,也要雙方合作制訂政策,而港府卻正正缺乏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