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的出現,將莎莎國際(178)的增長帶上高峯,而自由行模式的轉變,亦使其增長明顯放緩。
截至9月止半年,盈利75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11%,每股盈利5.6仙,中期息3仙,維持不變。上年同期業績包括投資物業重估盈餘213萬元、撥回土地減值1076萬元,以及錄得滙兌虧損2061萬元,實際盈利應為7551萬元,期內盈利已計入滙兌收益129萬元,實際盈利應為7401萬元,換言之,如不包括特殊項目,期內盈利較上年同期減2%。
總營業額增14.5%,零售及批發增15.5%,美容及健美則增4.4%,總毛利增17.4%,毛利率由44.2%升至45.3%,其他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增59%至2641萬元,僱員開支增19.5%,折舊及攤銷增38.5%,其他經營費用增20.8%,總開支增21.3%,其中租金支出增23.3%,佔營業額比例由9.5%升至10.23%。
未來發展集中內地
毛利率上升,是改善產品組合增加獨家貨品銷售所致,儘管毛利升,而開支升幅更大,以致利潤下跌。
本港同店增長2.4%,每宗交易254元,增11.3%,增設新店2家及結束1家,港澳的營業額增加12.9%,台灣店舖增設2家及關閉1家,營業額增47.4%,同店增長4.3%,但仍錄得輕微虧損,新加坡增店舖2家,馬來西亞增3家,同店增長分別為6.1%及12.5%,營業額分別增40.2%及19%,內地於上海開設第3間店舖,已完成550種獨家銷售產品的囗檢,費用的影響,內地業務虧損達800萬元,在投資初期,虧損難免。
莎莎放慢港澳的發展步伐,下半年只增2家,內地則增4家,目標於08年增至20家,並計劃於2011年使總店數增至240家,其中內地100家,港澳60家(現為52家),台灣60家,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各20家,反映發展集中於內地,規模更勝港澳。
儘管自由行已淡化,莎莎亦奠定基礎,而高增長已告一段落,另一次高增長要候內地業務明顯收成,估計最快是兩年後,現價2.85元,估計PE在19至20倍之間,希望維持舊息,息率5.96厘,也是支持短期股價的主因。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