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股李兆基跟得過<br>九成獲利 累賺100億<br>

炒新股李兆基跟得過
九成獲利 累賺100億

近年香港富豪紛紛認購來港上市的國企新股,當中最矚目的是10月上市的工商銀行(1398),吸引新股常客李嘉誠,李兆基(四叔)和鄭裕彤認購外,亦引來新地郭氏兄弟、糖王郭鶴年、吳光正、陳廷驊以及榮智健入股,合共投資128億元,以上周股價收市計算,賬面利潤達34億元。近月新股熱再起,不少投資者都跟富豪買新股,但要跟當然要揀個最好,首選當然是有香港畢菲特之稱的李兆基。

投資者跟富豪買新股時,須留意富豪是否該股的公司投資者,這可在招股書上找到。愈多富豪成為新股的公司投資者,愈能反映該新股的投資價值及公司前景。如果投資者只是從報紙看到,傳聞某富豪入股,但在招股書卻沒有列明,便需慎重考慮是否認購;須知道富豪認購新股,很可能只是出於「畀面」性質,並不是真正睇好該股前景,因此不作為公司投資者。

逢大必抽 好股長揸

過去3年,香港股神四叔投資內地企業新股,戰績彪炳,獲利甚厚,以上周收市價計算,已知持股的新股(見表)賬面利潤為近100億元,入股10隻中資股中,至今9賺1蝕,勝出率達90%。還未計算其他不知持股量的新股如平安保險(2318)、網通(906)、中興(763)及招商銀行(3968)等。
相反,恒基地產(012)截至06年6月底全年盈利135億元,但撇除物業重估收益,實際盈利只有53億元,難怪四叔上月話「炒股好過起樓」。而李嘉誠及鄭裕彤炒新股可計算的賬面利潤,分別為40.8億及33.1億元,雖然遠較四叔為少,但亦獲利不菲。
從四叔買新股的經驗,可綜合兩個心得:第一,只揀大型新股,能夠穩定派息;第二,好股不妨長揸,為求最大回報。
四叔鍾情內地大型企業。每次大型國企來港上市,例必捧場,並且斬獲豐富。四叔揀選的大型國企新股種類多元化,包括工業股玖龍紙業(2628)、能源股神華(1088),以及金融股如國壽(2628)及中國銀行(3988)等;這些公司均有派息保證,財務穩健。即使四叔投資的中海集運(2866)賬面仍虧蝕,但該公司過去兩年均有派息,可長揸收息。
長揸一向都是李兆基的投資策略,他最引以為傲的投資當然是國壽。國壽上市當初配股予四名公司投資者,包括李嘉誠旗下的長實(001)及和黃(013)、李兆基及鄭裕彤的周大福企業。

航運股略遜 中集運潛水

鄭裕彤及長實先後於04至05年沽出手上的1.11億及2.14億股國壽,分別獲利3.3億及1.9億元,及後鄭裕彤再進一步沽清餘數。只有李兆基不為所動,繼續持有手上4.28億股國壽。以國壽上周收市18.9元計算,四叔手上國壽總值81億元,較最初的認購價3.625元,股價升值了4.2倍,賬面獲利逾65億元;和黃手頭的2.14億股則有32.7億元賬面利潤。
值得一提,四叔和航運股好似唔係咁「夾」,先後投資中海集運及中遠控股(1919),中海集運首日上市及目前股價均是跌破底價,而中遠控股上市17個多月以來,股價長時間潛水,只是近月才反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