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反應<br>內地設廠中小企勢成重災區

商家反應
內地設廠中小企勢成重災區

人民幣升勢停不了,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佘繼標坦言,在內地開廠中小企港商勢成重災區,因為港元兌人民幣大縮水,間接令10萬家港商增加經營成本。「半年前我滙1,000萬港元上去(深圳),可以兌得1,060萬元人民幣,用嚟買料兼出糧。但𠵱家就得番990萬元人民幣,未計經營成本上漲,單係滙價已經蝕咗70萬人民幣!」

港商將北移設廠

在內地開設5家工廠,聘用5,000內地工人的佘繼標稱,在內地設廠的10萬名中小企港商中80%經營製造業,但租金、工資、水電雜費都按年遞升,加上人民幣升值,港商最受打擊。回想早年港元跟人民幣滙價尚維持於一港元兌1.3至1.4元人民幣時,以港元兌換人民幣「十分見使」,他估計未來五年,人民幣兌港元滙價可能再上升30%,至100港元兌70元人民幣。
現時部份港商為節省成本,僅保留深圳或東莞的設計及開發後勤部,生產部門則遷至廣東省以北韶關、河源及湖南省株州,每個月可節省15%開支。他估計未來在內地開廠的港商將掀起一次將工廠再向北移趨勢。

冇人相信會跌番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潘權輝先生稱,人民幣勢頭強勁下,近兩至三周各主要大陸入口貨成本增加2%至3%,其中藥材如黨參、冬蟲草及川貝等增幅更高達7%至8%,是漲幅最大國貨,令業界增加成本。潘續稱,現時「冇人相信人民幣價位會跌」,所以國貨價格持續堅挺。他說,近年國內「自由行」及跟團來港旅遊人士在本港食肆消費時,一直港幣及人民幣通用,但近日內地旅客埋單時,均盡量「用晒手上嘅港幣,留住人民幣喺手。」
本報記者

人民幣幣值上升,對本港不少商舖的生意將產生直接影響。圖為商務印書館早前以一比一的兌換率發售內地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