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者難搵工 貧困童遭嘲諷<br>弱勢社群 百萬人受歧視

更生者難搵工 貧困童遭嘲諷
弱勢社群 百萬人受歧視

【本報訊】他們雖然是香港一分子,但卻受盡一些港人的歧視。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昨日列舉本港10大歧視例子,估計全港有逾百萬弱勢社群因年齡、種族、犯罪紀錄及社會經濟地位而遭受歧視;協會未來一年會發起連串行動,並會透過聯合國向港府施壓,爭取在港設立一條全面反歧視條例。 記者:盧文烈

超過10名在港曾受不同形式歧視的人士,昨日出席社協的「爭取全面反歧視立法申訴會」,親身講述過去不愉快經歷。社協並歸納出10大歧視例子,當中包括有中年人士因年紀問題而不獲聘用;也有更生人士因有案底而搵工時處處碰壁。曾因吸毒入獄的阿榮,希望考取保安牌照,但月前申報再培訓課程,職員卻指他有案底而把他拒諸門外。阿榮氣憤地說:「唔通坐過監唔可以做好人咩。」
貧童也成冷嘲熱諷對象,12歲陳同學因家貧去年開始幫家人執紙皮,但事件經傳媒報道卻慘遭同學歧視;年僅10歲的區同學更曾因此而被學校社工傳召問話,「佢(學校社工)問我係咪真係咁慘,係咪扮成咁想出風頭,搞到我冇心機讀書。」
不諳廣東話及英語的少數族裔人士,更經常遭到不公平對待。尼泊爾籍的Panita,早年因工受傷要定期到公立醫院覆診,每次向醫生求診都有溝通困難,照顧她的護士甚至不願意為她清潔身體,「真的很難受」。

促訂單一平權法例

社協主任何喜華說,雖然政府稍後會就種族歧視條例立法,但草案內容豁免太多,協會將於本月10日發起遊行,促請政府訂立單一平權法例,保障市民免受種族、年齡,以及因犯罪紀錄和社會經濟地位等產生的歧視;未來一年並會游說立法會議員提出有關私人條例草案。此外,協會又會透過國際層面向政府施壓,包括向聯合國最高人權專員投訴香港的各種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