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傳送敏感資料可加密電郵

特稿
傳送敏感資料可加密電郵

公民黨機密資料懷疑被竊,網絡保安程度備受質疑,專業資訊保安協會主席劉漢良分析,公民黨會議紀錄被公開有兩大可能性,一是有黨員將紀錄發送予他人,但另一可能是有人在技術層面「做手腳」,進行「網絡竊聽」。
劉表示,當寄件人透過電子郵件將檔案傳送予收件人時,檔案至少經過四個接駁點如寄件人及收件人的網絡供應商等,竊聽者便可「偷聽電子郵件」,他只需在任何一個接駁點上,接駁電腦及安裝於網上免費下載的Sniffit竊聽程式,程式立刻監視網路資料傳輸,例如明確的文字密碼或設定資訊,經過進一步分析,所有純文字資料傳輸便可輕易讀取。
不過,他續稱:「網絡竊聽其實都幾難,竊聽者一定有相當高嘅電腦常識」,有可能是網絡供應商員工所為。他建議,政黨傳送敏感資料時可將電郵加密,如需數碼證書簽發電郵,「保障程度一定可以加強,要拆解檔案,都至少要幾個月,甚至十年時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