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師奶換定人民幣保值

港師奶換定人民幣保值

【本報訊】「預咗人民幣會繼續升,我哋幾個師奶經常北上消費,好多都換定幾萬元人民幣啦!」幾乎每周都到深圳美容和揼骨的黃太表示,她和幾位師奶好友每次到深圳每人均消費過千元,所以乘目前港幣仍高過人民幣,近日已換了數萬元備用。另一名香港師奶葉太則稱,正計劃在深圳置業,希望樓價會隨人民幣升值。

影響港人消費意欲

黃太指出,近日在深圳市區坐車同購物時,明顯感覺港幣沒有以前好用。「的士司機同小販都話唔收港幣,我哋成日上嚟消費就好唔方便,焗住換定多啲人民幣用。」她又表示,兩年前在深圳買樓,目前隨着人民幣升值賬面已有賺,而她身邊的朋友也有計劃在深圳置業。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稱,港元兌人民幣滙率偏強的歷史不長,80年初中國改革開放,中央政府硬要抬高人民幣滙價,港元兌人民幣曾低至二兌一。惟當時市場認為人民幣根本不值此價,因此出現外滙劵,港人要先到內地銀行以港元或美元換取外滙劵才消費,而100元外滙劵約可購買150元人民幣的東西,出現了港元「滙率低、地位高」的情況。直至93、94年,中央政府才以行政手段將人民幣大幅貶值。他指人民幣每年升值再加上內地通脹,定會影響港人到深圳等地消費意欲。他建議市民若有閒錢,可將一半轉為人民幣,不失為低風險的投資。
城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教授則表示,人民幣兌港元升穿一算的心理關口「冇咩特別」,也不會影響港人到內地消費,極其量只是小額交易改用人民幣。

用家心聲
羅湖商業城水晶店東主林太:現時港幣同人民幣一樣收費,若人民幣比港幣貴3至5元才會考慮以人民幣標價。

用家心聲
港人鄺小姐:深圳市區好多店舖都唔肯收港幣,我會喺羅湖商業城用港幣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