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信聯盟在港舉行的世界電信展今日舉行開幕禮,中央派出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來港壓場,成為城中盛事。香港能夠在世界電訊業有點「戰略價值」,主要是擁有鄰近中國的地理優勢。筆者到大會網站瀏覽,發現整項活動被安裝得十分有「中國味道」,矚目的網頁橫額是中國地圖加上人造衞星,下面配上青馬大橋和港交所等香港圖騰,是個camp加kitsch的組合。
姑勿論這個設計的品味如何,原來還有點都會感覺的香港,被這股發展中國家的招商氣息沖散;右上角只見中國國旗,特區區旗欠奉,下面寫着「中國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辦」。如果奧運馬術賽是亞爺的獎勵,今次世界電信展便應該是禮尚往來,孝敬老人家。
外資參與空間有限
香港這次辦的世界電信展包裝成為充滿「中國想像」,也只是出於實際的考慮。中國電訊市場幅員遼闊,通訊用戶眾多,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市場份額驚人,單靠「想像」也有賣點。不過,「雖然這麼近,卻是那麼遠」,中國同時也是電訊業市場進入最困難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外商還是港商,多年來已經受過了不少的教訓。
中國於01年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電訊業的承諾亦開始生效:兩年後容許外資持傳呼和增值服務50%、5年後持移動或數據通訊49%和6年後持本地和國際電信服務49%;地域限制也逐步放寬。從此觀之,就算到明年年底所有承諾皆告生效,中國最主要的電訊服務商仍然由當地企業(當然是有國家背景的)操控,外資參與營運的空間十分有限。
就算不計服務營運,進入電訊設施市場也困難重重,中國已逐步傾向緊抓技術標準,令肥水不流別人田。第三代流動通訊制式TD-CDMA如是,中國的數碼廣播的新標準亦如是,總知在我地頭,遊戲規則由我訂,過去依賴外國提供電訊產品和器材的日子不再,這個有點中國人終於站起來的況味。
CEPA吸引力漸減
那麼香港有CEPA,作為跳板是否有些優勢?事實上,CEPA只讓香港電訊商在增值電訊服務上有些少甜頭,明年年底後港資與外資更再沒有分別。目前,只有28家香港公司申請在國內成為增值電訊服務商,比79家廣告商和453家物流商差很遠。CEPA這塊跳板,似乎吸引力不大。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