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地產稅」 - 左丁山

超高「地產稅」 - 左丁山

曾淵滄教授(十一月三十日)講廣播道一號賣地,呎價9868元,豪宅非人人買得起。梗係啦!有數得計,唔通廣播道一號會起一啲五、六百呎嘅小單位咩,一定係要千二呎起至三千呎嘅單位,先至有啲派頭,落成後,最便宜嘅平均價要去到一萬五千蚊。唔好質疑信和賺到暴利喎,呢個價錢,信和大概只係賺到三成利潤啫。投資三年,賺三成,有乜咁好?睇吓《經濟日報》今年中期業績,半年營業額有四億元(升11%),除稅後股東溢利五千六百三十八萬,獲利率有14%,淨係講回報率,報紙可與地產相比。當然,講銀碼之大,地產就大晒。
有錢中產買一層千二呎單位,樓價一千八百萬嘅話,按廣播道一號拍賣價計算,地價佔咗一千一百八十四萬,呢千一萬地價實際上、本質上,係土地稅,買樓人士交畀地產商,地產商送番畀政府,只不過地產商做「批發」,一次過交十九億四千萬畀庫房,再分期向買樓人士收回而已。試想像,如果唔計地價,層樓會便宜幾多!不過,根據需求原理,成本不決定價格,理論上即使地產商以一蚊買廣播道一號地皮返嚟,佢仍然可以按照市場需求,以一萬五千蚊一呎賣住宅單位,咁嘅情況之下,就真正係謀取暴利,如政府一聲唔該,抽稅65.5%,地產商暴動都似。用現在嘅方法,就冇人會嘈。
計過條數,有資格用一千八百萬買千二呎樓,實質繳交土地稅一千一百八十四萬之人,應該賺過唔少錢,一生交薪俸稅嘅數目怕且都有千二萬,六十零歲退休之時,為庫房貢獻起碼二千四百萬元,值得自豪。但係,如果香港特區引入GST,就要交稅交到死之日,死咗仍然要由子孫代交殯儀館嘅GST,諗吓諗吓,中產人士有乜辦法唔㷫吖。唔好講香港薪俸稅低,稅基窄,「地產稅」其實高到令人透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