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電影《父子》,先認識一下導演譚家明。譚家明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主將導演之一,作品包括《名劍》、《愛殺》、《烈火青春》等,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勝利》,選角大膽,徐克飾演黑社會大佬,曾志偉與李麗珍有一段淒美的情,可能正正由於不英俊的男主角跟靚過鬼火的女主角也能擦出浪漫愛情,故此令我更加投入。還有,總覺得後來出現的《PulpFiction》很有《最》片的影子。
譚家明導演於九十年代暫時擱下導演筒,專心從事電影教育工作,直至年前向學院請假,再度執導電影《父子》。
看了有線電視為譚導演做的專訪,只見譚導演一頭華髮,黑西服領呔白恤衫,談吐溫文有信心,很有魅力。專訪中問及為何香港電影會由黃金期持續走下坡至今天,譚導演答道,其實港產片一直都有很強的創作力及很Energetic,但其中某一些影片確實未達到應有水平,最重要的是某些電影人看待電影的態度未夠認真。輕輕的一句話但擲地有聲,做甚麼事也好,要成功或想達到一個起碼的水平,一定要付出認真的態度去看待,要愛惜、重視、尊重一件事,這件事才有機會開花,結出纍纍果實。
怎樣才可培養出足夠「認真」的態度?甚麼才是最適當的方法「看待」一件事?字面簡單但暗藏深意,需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