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 去 - 蔡瀾

飛 去 - 蔡瀾

「繪畫呢?」弟子問。
「分寫實的,和寫意的。」
「畫得很像是寫實,畫得抽象是寫意?」
「你很聰明,說得對。最初的畫,都是寫意的,像古人類在石壁上畫的,像小孩子的塗鴉,都不是很像,但天真無邪。後來要求愈來愈高,就畫出活生生、很反映現實的畫。畫多了覺得悶,思想一放縱起來,又回去畫不像的。但也要把基礎打好,先學會寫實才能抽象。」
「雕塑呢?」
「也是一樣。埃及人最初作品都和現實有一段距離,你去埃及旅行時觀察一下。後來的希臘人雕塑雕得和真人一模一樣,但覺得悶了,就開始誇張肌肉的發達,真人沒那麼完美的。到了近代,歐洲出現了一個亨利.摩亞,就完全地塑得一點也不像了。」
「那麼中國畫一定是寫實的了。畫中的山水樹木,都很像呀。」
「中國畫一開始就是寫意。你想想看,那裏有山有水,都可以裝進一張長方形的紙上去的?那都是畫家先寫實,學習把真的東西畫得很像,但又去寫意,把所有美好的形象都加在一起。」
「您這麼說,那麼中國畫家的山水畫都被框框箍住?」
「長方形綁不住他們的思想,你沒看到畫的上面都是留白的嗎?他們的想像可以延伸到無限遠去。」
「請您舉個例子,怎麼去欣賞山水畫。」
「我們既然知道山水畫一開始就是寫意的,那麼就要用寫意的觀點看畫,先幻想自己是畫的下端的那個人物,帶着書僮,一路觀賞美景,再一步步往上走,看看周圍的樹木和流水。在茅廬休息一下,喝杯茶,再爬上頂峯,向仙鶴招手,騎着牠往白雲飛去。」
﹝師徒對話.七﹞